文档介绍:实战执行力心得体会实战执行力心得体会第一篇: 实战执行力心得体会实战执行力心得体会革除四大陋习,提高执行力——读连云尧《实战执行力》心得体会暑期为了让老师们读书, 学校提出了一项读书要求, 教师购买自己喜欢看的书, 看完后写一篇读书心得体会, 然后进行大会交流, 最后学校归档。我在新华书店一口气买了: 鹭江出版社出版的连云尧的《实战执行力》、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由美国的凯瑟琳. 格拉汉姆. 莱维斯著, 方颖译的《驾驭桀骜不驯的员工》和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曾仕强的一本“剖析中国式管理的特征”《管理的真相》三本书。利用暑期认真地阅读了这三本书, 因为我觉得自己的管理经验缺乏, 很想从这几本书中, 能够找到自己在管理上的帮助和支持, 学习一下管理中的理论, 希望能从中得到一点启发。读连云尧《实战执行力》,仿佛踏上一次心灵的旅行,穿过重重雾霭, 我从这些企业管理的案例中看见了一缕缕管理的晨光。连云尧《实战执行力》这本书, 是一本有关企业管理方面的书籍, 它贴近企业实际、关注现实问题, 具体描绘了企业执行力低下的九种表现——拖拉、死板、反复、推诿、因人而异、多头指挥、形式主义、变形走样和细节缺位等, 介绍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以及执行力的重要性、特征等问题, 并且着重讲述了打造企业完美执行力的必备法宝, 即提高执行力的三个方法: 树立两个理念、革除四大陋习“讲过了”、“我不会”、“不可能”、“找借口”和界定主体职责等内容。 1 、四大陋习之一——“讲过了”连云尧先生认为“讲过了”是企业管理中存在的一个较大的缺点。“讲过了”,但最终没有改进,久而久之, 人人都习惯了。人在习惯上的缺点是最大的缺点。讲过了≠做过≠做到≠做好。讲过了之后,关键是必须有人跟踪和“盯”。连云尧认为管理是“盯”出来的, 只有“盯”才会有结果。解决“盯”的最有效的方法是: 走动式管理。有了现场管理者的管理风格,才会形成领导魅力, 进而积累为领导权威, 最终带来执行力。他讲了一个案例, 日本森永验货员, 在几乎必然延期交货条件下, 通过“盯”中方制造厂负责人、征得参会旁听机会和进一步跟进制造关键环节等主动工作,改变了“不可能按期交货”的现状, 表现出日本人的职业和敬业精神。工作任务布置会议必须形成可执行的决议,决议必须落实责任到自然人, 员工只做你关注和检查的, 而不做你所期望的。执行过程中需要做的是, 必须跟进关键环节, 必须控制关键环节, 没有控制, 就不可能有满意的结果。“备、讲、批、辅”是教师的四大职责, 教学质量的提高, 与老师在各个环节中的态度和程度有极大的关系, 假若有某一个环节没有做到位, 没有做好, 就可能出现脱节的现象。这两年, 我们以抓好老师的备课环节为重点, 让老师们明确备课的重要性, 懂得备课的规范性, 紧抓备课的实在性。让老师明确备课的重要性。工作的重要性明确, 工作有目的, 才会有积极性。我们要求各教研组在学期初组织全体教师进行教育理论的学习, 要求每个教师明确备课是课堂教学的基础, 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畅通的保证。课堂教学各项任务能否完成, 能否收到应有的效果,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备课是否充分、是否切合实际。不备课而上课, 是无准备之仗; 不认真备课而上课, 是仓促上阵。( .) 只有认真备课, 才能上出一节漂亮成功的课。让老师懂得备课的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