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7
文档名称:

景观拱桥施工组织设计.docx

格式:docx   大小:390KB   页数:7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景观拱桥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泰山小桥流水 2022/3/27 文件大小:39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景观拱桥施工组织设计.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粮御岭湾三期景观桥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
编制说明及编制依据
第二章
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内容
第三章
施工准备
第四章
桥结构工程施工
第五章
〔防撞块,包含2*〕,上部采用1跨10m
实腹式圆弧拱,矢跨比1/4,下部采用U型桥台、桩根底;
,纵坡9%,桥梁宽度:〔行车道〕
+2*〔防撞块,包含2*〕,上部采用1跨16m
实腹式圆弧拱,矢跨比1/4,下部采用U型桥台、桩根底;
四座景观桥都采用实腹式钢筋混凝土圆拱无铰拱桥,拱圈与桥台固结。
下部结构采用一字式钢筋砼桥台,根底采用钻孔灌注桩,设计为端承桩。

1〕地形地貌
中粮御岭湾三期景观桥位于龙泉驿区。龙泉驿区属成都市管辖的十九
个区〔市〕县之一,位于成都市东部偏南位置,龙泉山脉中段。其地理位置北纬30°57′,东径104°27′。勘查场地地理环境较好,交通便利。
2〕区域性质
龙泉驿区全区位于成都平原东缘,地质构造为成都断陷带与龙泉山隆
褶带之间的构造断块。不规那么的箱状背斜、苏码头背斜、龙泉驿向斜等褶皱与平行展布的断层,构成了区内地质构造的根本格局。龙泉山隆褶带规
模较大,北东方向10度至30度长有210公里,东西宽有15公里至20公里,是川西断陷带和川东隆起带〔华蓥山以西〕的分界线。全区地貌主要
以山地、丘陵、平坝为主,%、%、%。,山势北东至西南走向,南端地势高,高出东西两侧丘陵、平坝400米至600米,山地呈现山峦重叠、上下起伏、沟谷纵横态势。丘陵相对高差为20米至200米。平坝分布于区域中、西部,为明显的山前冲积地貌,相对高差5米至15米。区境内沉积出露的多为细砂岩、粉砂岩、泥钙质粉砂岩和页岩。

〔1〕地震及场地稳定性评价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成都地区属川西褶皱带中的成都坳陷,在大地构造分区中,属扬子准台中的四级构造。成都坳陷与成都平原分布根本一致,长轴走向N30°~40°E,北起安县,南抵名山,西以龙门山山前断裂,东
以龙泉山为界,成都市位于其东南隅。成都市地质构造纲要见图3-1。
成都地区为近期形成的不对称断陷盆地,沉积了巨厚的第四系堆积物。
下、中更新统沉积巨厚,凤凰山—茶店子隐伏断裂活动较强烈。沉积厚度呈西厚东薄现象显著;而上更新统那么呈薄层迭积其上。全新统仅分布在现河床及两岸附近地区,厚度较薄,分布面积狭小,说明成都坳陷在下、中更新统活动强烈,晚更新世及其以后至今,沉降及其凤凰山—茶店子断裂活动性已大为减弱,趋于稳定。成都市及郊区隐伏断裂无活动遗迹及记录。周围地区的地震对本区有所涉及,()。勘查区震感强烈。
综上所述,就区域地质稳定性而言,成都市及其附近郊区、县处于周
围微活动环境中的地壳稳定区。根据?建筑抗震设计标准?〔GB50011—2021〕
附录A的规定,勘查区地震设防烈度为7度第三组,根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2〕场地土类型和场地类别
区域地层较为单一,出露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堆积层和白垩系灌口组〔K2g〕地层,现分述如下:
第四系地层主要有人工堆积层和斜坡堆积层,现由新至老分述如下:
1〕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Q4ml〕
耕植土:黄褐色,稍湿,结构松散,以粘性土为主,含少量碎砖、泥
岩强风化碎屑等,场地内普遍分布,厚度变化大,~

〔2〕斜坡堆积层(Q4del)
主要分布于边坡北面,堆积层较复杂,据钻孔和地面调查分析,斜坡
堆积层主要物质为崩坡积层,崩坡积层主要以块碎石为主,块石粒径大小
不均,一般20-60cm,;其表层大多分布有粉质粘土,粉质
粘土也常夹杂有碎块石,一般呈褐黄色及黄灰色。
el
〔3〕第四系残积层(Q4)
残积土:主要分布于边坡南面末端,仅在ZK18分布,呈灰黄色,岩石风化后残留在原地形的土,以粘性土为主,其下部夹碎石或砂粒。
勘查区域分布基岩层为白垩系灌口组〔K2g〕地层,岩性为粉砂质泥岩,紫红、青灰色,泥质胶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