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师资培训心得体会.doc

格式:doc   大小:100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师资培训心得体会.doc

上传人:hbaxzdx0a9 2017/1/1 文件大小:10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师资培训心得体会.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师资培训心得体会师资培训心得体会第一篇: 小提琴师资培训心得体会做为一个小提琴教师究竟应该怎样规范的教授小提琴?怎样解决学生不爱练琴的问题?持琴运弓怎样才能放松?学生到底该不该用肩垫?带着这些多年长期困扰老师及家长的诸多此类等等问题, 我们参加了中央音乐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举办的第三期小提琴师资培训班。第一堂课是周海宏教授讲述音乐教育心理学—《动机与音乐学习》我们竖起耳朵急于想从周教授这里得到一个怎样解决学生不爱练琴的问题的答案, 这是我们最想知道的。十分钟过去了, 二十分钟过去了, 周教授耐心细致全面系统的讲述了有关儿童音乐学习中的动机问题; 学习积极性的培养与保持; 学琴在儿童生活中的地位; 才能与努力的关系; 业余学琴要不要太专业; 什么是好的儿童乐器老师; 家长在儿童学琴中的地位; 器乐教学为什么没有统一规范; 学琴的孩子要不要参加考级; 什么孩子能学琴; 孩子为谁练琴; 儿童学琴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等等有关问题。他提出了乐器不是万能教育机。概括了学琴在儿童生活中心理上的五种需求: 审美的需求;提高的需求;交往的需求;驾驭的需求;生存的需求。十七项学习目的: 1 培养自尊心 2 开发智力 3 培养独立能力 4 培养自觉性 5提高记忆力6 培养毅力7 锻炼协调与反应能力8 陶冶情操9 培养良好的性格10 仅仅作为业余爱好11 从事专业 12 为从事其他专业打基础 13 拥有调节自身情绪的手段 14 掌握一技之长以利于升学等社会竞争, 等等看来这是周教授通过大量的调查, 收集大量的资料, 集中总结后得出的研究成果。教学继续进行着, 半个小时过去了, 一个小时过去了, 直到最后结束, 却没有直接告诉我们急于想知道的那个问题答案。然而, 我们似乎明白了, 似乎在自己的脑海里已经找到了对待我的那些学生们不同问题的具体解决方案,原来这就是启发式教育。不禁暗自感叹: 科学呀! 教育学也是一门科学呀! 周教授这不就是在言传身教吗, 顿时, 我们有了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 也太让我们大开眼界了, 这时内心在想,来时交的那两千多的学费也许值了,一定要好好听下去。只有在 vcd 或网上才能听到看到的著名大师、教授,这次终于看到“活人”了,而且是面对面接触,面对面授课,甚至合了影,这在我们的心理上满足了好几种“需求”。童为东教授肯定也受过教育心理学方面的教育, 他的教学都是互动启发式的, 随时都会提问, 随时都是以动作、形体、姿势辅助教学。走进他的课堂看到象是在与学生“讲故事”“玩耍”, 有时甚至象在“练跆拳道”, 有时却象医学院讲《解剖学》那样细心讲解左右手臂、小臂、大臂的力学结构与小提琴发音的关系。怎样训练手指、换把、揉弦,科学的持弓、运弓,等等, 使我们对教学理念有了新的认识, 新的观念。传说中的; 具有“鬼才”之称的; 林朝阳教授也“现身”了, 乍听他讲课, 似乎有点听不懂,不知道是在讲数学?几何?,还是在讲美术?难道是走错了教室?投影屏幕上有正反三角形, 一棵树, 还有一些枝枝杈杈, 旁边还有一个跷跷板,搞不清他想干什么,过了一会树逐渐变成了人形,三角形变成了我们拉的小提琴,跷跷板变成了琴弓,这才恍然大悟,也是让我们一边玩一边就搞清并掌握小提琴演奏时的受力支撑物理结构, 林朝阳教授有他自己的一套理论而且是经过科学论证的以理服人的理论,我们戏称它为: “林朝阳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