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最美的相逢
提起鲁迅,我们总会想起很多词语:深邃、沉重、严厉、倔强、勇毅、果敢……浓黑的一字须,根根向上的头发,吸着烟斗,面目严肃冷峻,这便是鲁迅通常留给我们的印象。他似乎“对一切人都怀有忧虑和敌意”,但实际上,伟人也和普通人一最美的相逢
提起鲁迅,我们总会想起很多词语:深邃、沉重、严厉、倔强、勇毅、果敢……浓黑的一字须,根根向上的头发,吸着烟斗,面目严肃冷峻,这便是鲁迅通常留给我们的印象。他似乎“对一切人都怀有忧虑和敌意”,但实际上,伟人也和普通人一样,拥有喜怒哀乐。他活着的时候,周围有许多文学青年愿意“亲近”他,萧红就是其中一人。
得遇鲁迅,是萧红生命中最大的幸运与福祉。
【语句选摘】
,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尤其使人记得清楚的,是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
解读
第一句话真乃神来之笔,寥寥几笔,一个乐观爽朗、平易近人的鲁迅形象便跃然纸上,跟一些人心目中“多疑善怒”“冷酷无情”的鲁迅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是萧红用心灵感受到的非常个人化的鲁迅,也是一个让常人敢于走近且能够伸手触摸的可亲的鲁迅。
第二句话中,作者更是连用几个动词“抓”“扣”“伸”,写出了鲁迅先生走路轻快的特点,画龙点睛般勾画出一个独一无二、鲜活生动的鲁迅。
,陪到五点钟,陪到六点钟,客人若在家吃饭,吃过饭又必要在一起喝茶,或者刚刚喝完茶走了,或者还没走就又来了客人,于是又陪下去,陪到八点钟,十点钟,常常陪到十二点钟。从下午两三点钟起,陪到夜里十二点,这么长的时间,鲁迅先生都是坐在藤躺椅上,不断地吸着烟。
解读
在这里,作者精心选取了“下午两三点钟”到“夜里十二点”这段时间内发生的事情,以细腻的笔法写出了鲁迅先生热情、和蔼、有耐心的一面。
,窗外也是一点声音没有了,鲁迅先生站起来,坐到书桌边,在那绿色的台灯下开始写文章了。
许先生说鸡鸣的时候,鲁迅先生还是坐着,街上的汽车嘟嘟地叫起来了,鲁迅先生还是坐着。
有时许先生醒了,看着玻璃窗白萨萨的了,灯光也不显得怎样亮了,鲁迅先生的背影不像夜里那样黑大。
鲁迅先生的背影是灰黑色的,仍旧坐在那里。
解读
作者连用三个“坐”,从侧面起笔,说明鲁迅先生是利用别人睡觉的时间完成自己的工作的,体现了鲁迅先生对待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
,写好的文章压在书下边,毛笔在烧瓷的小龟背上站着。
解读
“整整齐齊”“压”等词体现了鲁迅先生拥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写作习惯,从细节处还原、展现了鲁迅先生的生活、工作状态,彰显了鲁迅先生忘我的工作态度。
【阅读链接】
那天天气阴霾、沉郁,像要下雪的样子。我在鲁迅故居待了很久,大约是我太专注、太虔诚的目光吸引了讲解人员——一位和善的中年女性,她打开“游人免进”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