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关于低蛋白血症及治疗
第一页,讲稿共二十六页哦
定义
白蛋白的作用
病因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
第二页,讲稿共二十六页哦
定义:
低蛋白血症又称为蛋白营养不良,或者也可以叫做水肿性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不是一个独立的)肾病性蛋白尿
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肾淀粉样变性病。
(2)蛋白丢失性胃肠病(protein-losin gastroenteropathy)
主要因胃肠黏膜细胞病变或脱落,使其对蛋白质的通透性增加;由于胃肠道黏膜严重糜烂、溃疡,引起炎症性渗出,丢失大量蛋白质;肠淋巴管阻塞,使肠管间质中的组织液不能被吸收而漏入肠腔。常见病因:糜烂性胃炎或肠炎、病毒性胃炎、过敏性胃炎、嗜酸性胃炎、伪膜性肠炎、Crohn病、先天性肠淋巴管扩张、小肠淋巴病、Whipple病、溃疡性结肠炎、肠道寄生虫、肠道细菌过度繁殖、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3)大面积烧伤引起创面大量 蛋白渗出
(4)反复大量排放腹水或胸水
(5)慢性失血
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出血、胃癌、反复发生的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钩虫病、痔疮出血、结肠病(溃疡、息肉、癌)、出血倾向(血小板病、血管病、凝血异常等)、月经过多等。
(6)大面积渗出性皮肤病
天疱疮、重症皮炎、湿疹等。
病因
第九页,讲稿共二十六页哦
体内蛋白质消耗过多
(1)消耗性疾病
恶性肿瘤晚期、恶病质(cachexia)等。
(2)慢性重症感染
肺结核晚期。
(3)内分泌病
失治的重症甲亢、失控的糖尿病等。
病因
第十页,讲稿共二十六页哦
相对的总蛋白降低
(l)水中毒(overhydration)
又称水过多或稀释性低钠血症。见于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肾功能不足等情况下又摄入过多水分
(2)高度水肿状态
血浆蛋白被稀释。
病因
第十一页,讲稿共二十六页哦
临床表现:
主要临床表现是营养不良。病人日益消瘦,严重者呈恶液质状态。食欲差,疲乏、无力,体力下降,反应渐趋迟钝,记忆力衰退。多有轻、中度贫血,经常头晕,可有体位性低血压和心动过缓。
浮肿, 严重时可出现胸水及腹水。
还可有性功能减退、闭经、骨质疏松、机体抵抗力差等。
血浆纤维蛋白原减少者可有出血倾向。
第十二页,讲稿共二十六页哦
诊断:
血浆总蛋白质<%,有相应临床表现即 可确诊。
第十三页,讲稿共二十六页哦
治疗
(1)饮食疗法
(2)静脉滴注白蛋白
(3) 血浆或冰冻血浆的应用
(4)人血白蛋白的应用
第十四页,讲稿共二十六页哦
治疗
(1)饮食疗法:肾病综合征患者通常是负氮平衡,如能摄入高蛋白饮食,则有可能转为正氮平衡。但肾病综合征患者摄入高蛋白会导致尿蛋白增加,加重肾小球损害,而血浆白蛋白水平没有增加。因此,建议逐日蛋白摄入量为1g/kg,再加上逐日尿内遗失的蛋白质量,每摄入1g蛋白质,必需同时摄入非蛋白热卡138kJ(33kcal)。供给的蛋白质应为优质蛋白,如鸡蛋和鱼、肉类。
第十五页,讲稿共二十六页哦
治疗
(2)静脉滴注白蛋白:由于静脉输入白蛋白在1~2天内即经肾脏从尿中遗失,而且用度昂贵,另外大量静脉应用白蛋白有免疫抑制、丙型肝炎、诱发心衰、延迟缓解和增加复发率等副作用,故在应用静脉白蛋白时应严厉把握适应证:①严重的全身水肿,而静脉注射速尿不能达到利尿效果的患者,在静脉滴注白蛋白以后,紧接着静脉滴注速尿(速尿120mg,加入葡萄糖溶液100~250ml中,缓慢滴注1小时),常可使原先对速尿无效者仍能获得良好的利尿效果。②使用速尿利尿后,出现血浆容量不足的临床表现者。③因肾间质水肿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者。
第十六页,讲稿共二十六页哦
治疗
(3)血浆或冰冻血浆的应用:血浆含有多种凝血因子,且是因子V的来源。输注血浆或冰冻血浆可以补充凝血因子和血小板,防止出血,可以补充白蛋白,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促进利尿,减轻水肿,还可以提高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水平,增加机体抗感染能力。
第十七页,讲稿共二十六页哦
治疗
(4)人血白蛋白的应用:补充外源性白蛋白,可以防止地白蛋白血症的发生,进步胶体渗透压,加强利尿、减少腹水的产生。关于已有腹水或组织水肿者补充白蛋白可起到利尿消肿的作用。白蛋白的应用剂量为每次10~20g静脉滴注。由于白蛋白的价格昂贵,故常与冰冻血浆交替使用,或中断于血浆治疗过程中,一般可视患者白蛋白的水平或腹水程度而决定用量及疗程关于有腹水的患者,应幸免大量放腹水。关于难治性腹水,若无明显的腹腔感染,可行腹水浓缩后回输,与治疗性放腹水相比,可减少其他交替制剂的补充和白蛋白的遗失。
第十八页,讲稿共二十六页哦
治疗:
首先应治疗引起蛋白质摄入不足、丢失过多、分解亢进的原发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