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浅析钱钟书的“化境说”.docx

格式:docx   大小:25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浅析钱钟书的“化境说”.docx

上传人:fangjinyan2017001 2022/3/28 文件大小: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浅析钱钟书的“化境说”.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钱钟书的〃化境" 说简介
摘要:钱钟书不仅是国学大师,而且在翻译理论方面也有独到见解。 本文主要
对钱钟书先生的翻译理论——“化境”说,从它的起源,背 景以及内涵等方面
进行简单的阐释, 旨在让广大读者对钱先生以及他 的“化境”说有更代的中国,包括钱氏理论在内所有翻译理论 的提出,
都是为了满足当时文学翻译迅猛发展的需要。 1949 年新中 国的成立,揭开了我
国当代翻译文学历史的序幕。从此,我国的翻译 文学也进了崭新的时期。然而
遗憾的是,由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当时被译成汉语的
主要是一些进步的革命性的文 学作品,这些作品大多来于社会主义国家,特别
是前苏联。法国文学、 英国文学、美国文学仅有屈指可的数十部古典文学名著
被翻译出版。 在文革时期,由于许多作家和文学翻译家受到不公正的迫害,他
们进 一步研究翻译理论的热情和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被挫伤了,以至于这 一阶
段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翻译史上最低潮的时期。在这种情况 下,钟钟书凭
借一名作家和学者的高度责任感,又一次投身于翻译问题的研究中。1962年和
1964年间他发表了三篇重要的文章,《通感》(1962)、《读〈拉奥孔)》(1962)、
《林纾的翻译》 (1964) o 这些论文以 一条主线相互关联,即中西方语言和文艺
美学的比较研究,特别是在 第三篇文章中,他探讨了翻译和文学交流方面的很
多问题,提出了文 学翻译的最高理想一一 “化境”。
四 ? “化境”说的内涵
钱先生的 " 化”,是从《说文解字》的一段训诂文字中引申出来 的。汉代文
字学者许慎有一节关于翻译的训诂,义蕴颇为丰富。《说 文解字》卷六《口》
部第二十六字:“固,译也。从‘口‘,‘化‘声。率鸟者系生鸟以来之,名曰“圉”,
读若‘言焉南唐以来,“小学”家都申说“译”就是“传四夷及鸟兽之语”,好比
"鸟媒"对“禽鸟” 所施的引“诱”,“疆、“讹”、“化”和“固”是同一
个字。“译”、“诱”、 “媒”、“讹”、“化”这些一脉通连、彼此呼应的
意义,组成了研究诗 歌语言的人,所谓 '' 虚涵数意” (manifoldmeaning), 把
翻译能起的 作用、难于避免的毛病、 所向往的最高境界,仿佛一一透示出来了。
显而易见,钱先生的“化”,指的是翻译'' 所向往的最高境界”。
而对于“化”,钱先生又进一步作了较为详尽的论述: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
“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文****惯的差异而露出
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风味,那才 能说算得上入于“化境”。
换句话说,译文对原作应该忠实以致于读 起来不像译本。因为作品在原文里决
不会读起来像经过翻译似的。因 此我们廿看出钱钟书认为“化”应该包含以下
涵义:
1? “化”同时包含改变形式和保留内容或思想和风格。
翻译应该“达”,应该和译入语语法规则保持一致。
翻译应该在内容思想风格上忠于原作。在形式转变过程中, 译者不得
“从心所欲,不逾矩”。
“彻底和全部的 ' 化 ' 是不可实现的理想”。
因此,“化”是翻译的最高境界,是翻译的最高理想。钱钟书的 理论深度
已经触及翻译本体论层面,涉及到翻译本质、过程、作用、 语言与思想的距离
等重大理论问题。作为最高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