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离退休党建工作总结离退休党建工作总结第一篇: 社区离退休党员党建工作情况总结材料社区离退休党员党建工作情况总结材料大观区荣升社区现有住户 1713 户、居民 5320 余人,楼房 53 幢、单元 140 个。离退休老人占总人口近 40% ,实行社会化管理后进社区的退休人员 684 人, 离退休党员 126 人, 占直管党员总数 175 人的 70% 。对这样一个“两多”的社区(离退休人员多、离退休党员多) 来说, 如何在工作方法和工作思路上有所创新和突破, 是我们应该面临和思考的问题。社区通过几年来的工作实践, 积累了一些工作经验, 已基本形成以社区党组织为基础, 社区离退休党员为主体, 在职党员及社区各单位党组织共同参与的社区党建工作新局面, 为社区各项工作顺利完成, 发挥了领导核心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 使荣升社区党建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曾先后获得“先进基层党组织”、“五个好”基层党组织的称号。社区老年工作又被安徽省老龄委评为“安徽省先进老年人协会”、“安庆市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先进单位”。荣升社区又成为安庆市第一届市级文明社区, 大观区“创平安住宅示范小区”,“未成年人示范社区”等。现将我们的做法汇报如下: 第一方面: 分析一下离退休人员社区化管理和作用发挥的现状随着改革改制的不断深入, 原先由单位党组织管理的离退休党员进入到社区, 社区退休党员在大量增加,对离退休党员管理提出了许多新问题。一是单位党组织因种种原因管不到、管不好。退休党员由于居住分散、流动性大,身体健康等原因,企业党组织管理教育的难度很大, 致使没有更多的精力去管。二是社区党组织觉得管不了、管不好。原先退休党员虽然生活在社区, 但隶属关系仍在单位, 社区党组织既不便管, 也管不了, 现在按照有关规定,职工党员退休后党组织关系转到居住地所在社区党组织, 大批退休党员到社区后, 由于社区党组织现有的条件和组织水平, 很难对他们实施有效的管理。三是退休党员心态各异, 在划归社区管理问题上, 有的党员在感情上不愿离开单位, 有的党员单位不存在产生了一种失落感, 也有少数党员退休后,思想上也随之退休,放松了自我教育,享受天伦之乐, 对社区的事不能采取主动积极参加。第二方面: 具体做法及措施一、加强“四项”基本建设, 抓好离退休党员的教育管理。离退休党员工作积极性高, 只要有人去组织, 给他们平台, 让他们担任一定的荣誉职务,就能发挥一般人员起不到的作用。一是加强组织建设。依靠离退休党员来强化社区管理, 就要从组织建设入手,吸收老党员、老同志进入党支部、党委班子和社区议事、监督组织。新一届党委班子于今年 4月7 日成立, 班子成员 5 人中离退休老党员 2 人占 40% ,下设四个支部委员 12 人中离退休老党员就达7 人占 58% 。我们还根据离退休党员居住分散、年龄偏大, 身体状况和文化层次等不同的特点,按照“便于管理、便于活动”的原则, 重新组建划分了党支部、党小组,做到有党员的地方就有党组织,有党组织就有正常和健全的组织生活。二是加强队伍建设。社区党委为了更好地发挥离退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使他们真正做到“离岗不褪色”, 直接参与社区管理和议事活动,特成立了五支志愿者队伍,吸收广大离退休党员参加,其中 17 人组成的巡逻队伍中离退休党员就占 10人; 15 人组成的卫生监督员队伍中离退休党员就占 10人; 15 人组成的信息员队伍中离退休党员就占 12人; 14 人组成的调解员队伍中离退休党员就占 8人; 12人组成的文化骨干宣传队伍中离退休党员就占 8人; 为了加强对“双联双管”三进社区党员的管理,我们还成立了由 12 名离退休党员组成的监督员队伍。社区议事协商会、关心下一代协会、家长学校等组织机构都由离退休党员组织, 成为骨干力量, 并协助社区做好老少共建、扶贫帮困、帮教失足人员、科普宣传、社区管理、文化娱乐等方面的工作。三是加强制度建设。制度建设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党支部战斗力的大小, 决定了工作的成效, 只有严格落实各项制度, 才能够使党支部建设有序进行。并且根据实际, 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充实, 既突出老同志年龄、身体、活动等方面的特殊性, 又要兼顾老同志们的政治热情, 使各项制度的运行更趋完善和合乎实际。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按照上级党委要求,我们做到党务公开,制定了社区党组织机构示意图,完善“三会一课”、社区党组织议事规则、离退休党员管理、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党员学习教育、党员联系群众、党员与困难群众结对帮扶、志愿者责任区、社区党员活动中心职责、流动党员管理等 29项制度。针对离退休党员实际, 还制订了走访制度, 送会送学上门制度, 真正使他们感受到党的温暖,也使他们能够及时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增强了他们为党奉献终身的理念。四是加强阵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