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8
文档名称: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ppt

格式:ppt   大小:2,312KB   页数:4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ppt

上传人:相惜 2022/3/28 文件大小:2.26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编辑ppt
2022/3/28
1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后循环缺血(PCI)。由Caplan在1980年提出并命名…
由于该部位结构的特殊,导致了TOBS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早期叶颞叶型(视野缺损);
脑干上部型;
小脑型;
临床上常常几型并存,或先后出现。笔者以为…
六、分 型
编辑ppt
2022/3/28
23
七、TOBS的诊断:
1、急性起病,迅速进入高峰;
2、出现5条血管供血区的脑功能障碍征象,
影像学提示该供血区有两个或两个以上
部位出现梗死灶,尤其是双侧对称分布;
3、相关背景因素的存在。
编辑ppt
2022/3/28
24
八、治 疗
目前最新观点认为,TOBS的早期应积极争取溶栓,动脉溶栓效果最佳,静脉溶栓效果次之,未能溶栓者常预后不良;辅以抗凝、清除自由基、钙离子拮抗剂、脑保护等多种途径治疗…
编辑ppt
2022/3/28
25
八、治 疗
1、一般治疗
(1)对所有留置导管的护理;
(2)体温控制;
(3)监测血糖浓度;
(4)清洁呼吸道以避免肺部感染。
编辑ppt
2022/3/28
26
八、治 疗
2、血流动力学处理
发生TOBS的患者中的很多人往往处于脑的低灌注状态,所以应重视脑血流的自动调节功能(cerebral autoregulation,CA);
脑的灌注压是指入颅平均动脉压与出颅平均静脉压的差值。脑的血流量主要取决于平均动脉压及脑血管阻力。在脑血管阻力不变的情况下,唯一决定脑血流量的因素是平均动脉压。
编辑ppt
2022/3/28
27
八、治 疗
CA的调控机制的提出已有百余年,但至今并没有完全弄清。目前有4种学说解释其生理机制:
1、肌源性学说:1902年由Bayliss提出。目前被绝大多数学者承认并应用。此学说认为,血管内压力增加时,血管平滑肌收缩,CBF减少。反之亦然。也称为Bayliss效应;
2、代谢学说;
3、神经源性学说;
4、内皮细胞源性学说。
编辑ppt
2022/3/28
28
血压和脑血流调节( Bayliss效应)
当血压在一定范围内(MAP=60~160mmHg)波动时,脑血流的自动调节功能可以维持脑血流量相对恒定。当血压升高时、脑小动脉收缩,而血压下降,则小动脉扩张。
但是血压过高或过低时,便会失去了保护效应。呈线性改变。
编辑ppt
2022/3/28
29
八、治 疗
“Bayliss效应”和危重病提出的“隆德概念”并不矛盾;
“隆德概念”中蕴含着“Bayliss效应”的观点。
编辑ppt
2022/3/28
30
脑灌注压
脑血流量
A
A1
A2
“隆德概念”也强调脑血管的自动调节功能
Constant state
编辑ppt
2022/3/28
31
(1)对于准备溶栓者,血压应控制在<180/100 mmHg。
(2)对不适合溶栓患者的血压升高应谨慎处理!对血压过高或伴有严重心功能不全、高血压脑病等患者,可予降压治疗。可选用拉贝洛尔、尼卡地平等静脉药物,避免使用引起血压急剧下降的药物。
(3)血压过低,应积极寻找和处理原因,必要时可采用扩容升压措施…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推荐意见
八、治 疗
编辑ppt
2022/3/28
32
八、治 疗
3、呼吸系统处理
意识水平下降(Glasgow评分<8分),应考虑机械通气。
应尽可能避免使用镇静和***以避免影响神经功能的评价。
编辑ppt
2022/3/28
33
4、溶栓治疗 动脉内溶栓治疗
目前还缺乏大样本、随机临床试验的资料;从近期一些报道看,总体病死率从46%-75%降至26%-60%。
八、治 疗
编辑ppt
2022/3/28
34
八、治 疗
“后循环动脉闭塞导致的严重卒中且不适合静脉溶栓的患者,经过严格选择后可在有条件的单位进行动脉溶栓,虽目前有在发病24 h内使用的经验,但也应尽早进行,避免时间延误(Ⅲ级推荐,C级证据)”;《中国指南2014》
具体的治疗时间窗尚未定论。
编辑ppt
2022/3/28
35
八、治 疗
前循环动脉溶栓在发病6小时内,机械取栓及血管成形术在发病8小时内;
后循环动脉溶栓可延长至发病24小时内,进展性卒中机械取栓可在影像学指导下,酌情延长治疗时间…
《脑卒中防治系列指导规范 》
编辑ppt
2022/3/28
36
八、治 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