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人教版《题西林壁》教学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14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人教版《题西林壁》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annimy 2022/3/29 文件大小:1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人教版《题西林壁》教学设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人教版《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题西林壁》这是苏轼游庐山时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雄伟壮观的景象。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该课文教学设计,一起看看吧!
 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字典弄请词句的意思;
  2人教版《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题西林壁》这是苏轼游庐山时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雄伟壮观的景象。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该课文教学设计,一起看看吧!
 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字典弄请词句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句的意境,明白古诗阐述的道理。
  4、学会观察的方法,乐于把观察所得表达出来。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作者观察的方法,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
2、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话,并联系生活从中获得启示。
  教学过程:
  一、复习《望庐山瀑布》,理解诗题
  1、导语:上一单元我们学习了4篇写景的文章,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一首写景的古诗,所写的地点是庐山.
一年级时,我们已经学了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大家一起来背诵。
 今天,我们学习另一首写庐山的古诗?诗人苏轼所写的《题西林壁》
2、板书诗题,读诗题。
3、借助注释,理解诗题。
  二.吟读诗句,理解诗意
 1、听录音范读,画出诗的节奏.
  2、自由读诗,读准字音,把握吟诗的节奏.
  3、指明读古诗,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4、借助前预习,先在四人小组中互相说说自己对诗句的理解。
 5、指名学生解释诗句。
6、齐读古诗。
 三、深入学习诗歌
  1、四人小组读古诗,互纠错误。思考:这首诗中哪一部分是写诗人看到的?哪一部分是写作者的感受的?(前两句是写诗人看到的,后两句写感受.)
2、男生读一二句,女生读三四句。
 思考:诗人观察的角度有哪些?
 题干:诗人观察的角度有:
  选项:1、从正面看和侧面看 2、从远处看和近处看 3、站在高处俯瞰、站在低处仰视 4、以上角度都有
  3、上学期,我们学过《画杨桃》这篇课文,你还记得其中老师说的话吗?(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就不同。有时候看起来真像五角星。)
同样作者从不同的角度看庐山,(出示庐山的图片)。
  4、题干:你认为作者看到这样多角度的庐山是通过怎样的观察?
选项:1、一次仔细的观察 2、多次仔细的观察
5、师引导:这首诗所写的庐山就像一个千面人,从不同的角度看,它便展现出不同的姿态。苏轼这样多次、多角度地观察庐山,为什么还说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呢?
  (引导:庐山的美、味道永远领略不尽的,局部的美并不是庐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