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朱良春痹证治验一、顽痹三证 1 、风寒湿痹证症见全身关节或肌肉疼痛, 游走不定, 得温痛减, 关节肿胀, 但局部不红不热。苔薄白或薄白腻,脉沉细或细弦,或濡细。治以祛风散寒,除湿通络药用:制川乌 10g( 先煎) ,桂枝 10g( 后下) ,仙灵脾 15g ,鹿衔草 30g ,当归 10g ,熟地 15g ,炙乌蛇 10g ,甘草 6g 。 2 、郁久化热证症见四肢关节肿痛, 局部灼热, 初得凉颇舒, 稍稍仍以温为适, 口干而苦。舌质红, 苔薄黄或黄腻,脉细弦或微数。治以辛通痹闭,清化瘀热。药用:制川乌 8g( 先煎) ,桂枝 8g( 后下), 当归 10g , 生地 15g , 白芍 20g , 知母 10g , 忍冬藤 30g , 广地龙 12g , 炙僵蚕 12g , 乌梢蛇 10g , 甘草 6g 。加减: 痛剧者加蜈蚣 3g , 研末吞服, 或六轴子 2g : 关节见红肿热痛者加黄柏 10g , 晚蚕砂 10g( 包煎); 有环形红斑及皮下结节者加水牛角 30g , 丹皮 10g 。 3 、肾督亏虚证症见身体赢瘦, 汗出怯冷, 腰膝酸软, 关节疼痛反复发作, 经久不愈, 筋挛骨松, 关节变形, 甚至尻以代踵, 脊以代头, 苔薄质淡, 脉沉细软弱。治以益肾壮督, 蠲痹通络。药用益肾蠲痹丸。组方: 生熟地各 150g , 全当归 100g , 鸡血藤 200g , 仙灵脾 100g , 鹿衔草 100g , 淡苁蓉 100g ,炙乌蛇 100g ,炙全蝎 20g ,炙蜈蚣 20g ,炙蜂房 100g ,炙僵蚕 100g , 蜣螂虫 80g , 广地龙 100g , 土鳖虫 100g , 其研细末。另以老鹳草 120g , 徐长卿 120g , 苍耳子 120g ,寻骨风 120g ,虎杖 120g ,甘草 30g ,煎浓汁泛丸,如绿豆大,每服 6~ 8g ,每日服 2 次,食后服妇女经期或妊娠期忌服。阴虚咽干口燥者,另加生地 10g ,麦冬 10g , 石斛 10g , 泡茶饮服。分型施治最忌生搬硬套, 刻舟求剑。因为人有异禀, 病有殊变, 证可兼夹,型可分合,所以在临床上,既要有高度的原则性,又要有灵活性,因人、因证, 或一法独用, 或两法兼施, 才能得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如肾督亏虚证, 不是痹证晚期才可出现, 而是存在于疾病的初、中、末各期, 以及各型之中, 只不过证情轻重有异, 治疗主次有别而已。二、治法分析 1 、益肾壮督对于痹证的治疗,朱老经过 50 年的临床探索,从创制舒络合剂开始,发展为蠲痹通络丸, 最后成熟于益肾蠲痹丸,使痹证( 特别是顽痹) 的治疗有了较大的进展。其中最重要的一点, 就是通过益肾壮督, 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使正胜邪祛; 另一方面, 蠲痹通络之剂, 使药力加强,药效得以延长,从而发挥了最佳的治疗作用。 2 、妙用虫药朱老经常使用虫药,治疗顽痹更是如此。痹证日久,邪气久羁,深经入骨,气血凝滞不行, 变生痰湿瘀浊, 经络闭塞不通, 非草木之品所能宣达, 必借虫蚁之类搜剔窜透, 方能浊去凝开, 气通血和, 经行络畅, 深伏之邪除, 困滞之正复。虫类药的临床应用, 除应注意各药的特性以发挥其特长外, 还必须掌握辨证论治的原则, 善于与其他药物密切配合, 同时还要注意炮制、用量、服法等。临床辨证加减要清晰,寒湿甚者,用乌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