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0
文档名称:

住院部医疗风险防范.ppt

格式:ppt   大小:347KB   页数:5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住院部医疗风险防范.ppt

上传人:1485173816 2022/3/30 文件大小:34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住院部医疗风险防范.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住院部医疗风险防范
医疗纠纷处理的发展历程
年改革开放,纠纷渐增。。。。
年,<医疗纠纷处理办法>出台,
年,<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弱势人群的保障。
年《侵权责任法》颁布这还不包括院内的隐形转行(如转行政)。
 ——中国卫生人才网(卫生部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主办)报道(年)
  由于压力大、收入低,很多已经获得硕士、博士学位的医学毕业生都放弃了从医,“一个医学院的博士生,毕业后,却去卖保险,很遗憾”。 “现在,很多医院后备力量严重不足。”中国医师协会信息部副主任张帆告诉记者,日前她刚受卫生部委托,去各地医院调查,发现“北京一家三甲医院, 多张病床,却只有名住院医师,大量一线的工作需要主治医师,甚至副主任医师去做”,而在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医护人员“缺口更为严重”。
 —— 中国新闻周刊《万医生放弃行医为哪般》(年)
第十九页,共50页。
19
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在社会保障事业方面积累了不少欠账,而“教育”和“医疗”就是被拖累的两个大户。今年,我们终于有望实现一个承诺近年的目标——教育投入占的。然而,政府医疗卫生的财政投入却是一个长期低迷、至今仍未引起重视的指标。
第二十页,共50页。
20
纠纷发生的原因
、由于患者对医疗诊疗工作和医学知识、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不了解,医学知识的掌握不对等,对医疗诊疗的效果期望值过高,普遍认为有病到医院就应当能治好,治不好就是医院有过错。 、医疗费用自付比例的增高也是一根导火索,一旦患者死亡或伤残等,患者与其家属就有一种人财两空的感觉,医疗费用与期望疗效不相符。
、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恶劣,态度冷淡或医生回答问题时过于简单,在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时,显得不耐烦、言语生硬,也是一种因沟通不够引起纠纷的情况。
第二十一页,共50页。
21
、在某些情况下确实存在着因医务人员工作过失,导致患者出现损害事实的情况。
、舆论和媒体的报道偏重于患者,报道时武断的认为医院存在过错,引起社会公众对医院信誉的质疑。
、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使得在医疗纠纷案件处理过程中,常出现医患双方在对法律规定的理解上出现偏差。
、有一些纠纷的产生完全是患者因经济利益的驱动。***性质的团伙也介入其中,将其视为挣钱的手段。
第二十二页,共50页。
22
医护人员——只是广大职业工种之一。
年月《柳叶刀》——《中国医生:威胁下的生存》
近十年,医患暴力冲突呈井喷式爆发;
深层的社会和体制的原因:、法学界对医疗行为、医患关系属性定性不准;、医疗投入不足,医疗资源配置不公,医疗保险机制缺失;、社会缺乏宽容。三者互为因果,恶性循环…
第二十三页,共50页。
23
据报道,“优化医疗执业环境”调查显示
认为当前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有:
、个别病人当成成财之道
、媒体片面报道
、社会诚信体系缺失
、市场化办院方向
、病人维权意识增强
、法院高额赔付判例导向
、医德医风滑坡
、医疗质量下降
第二十四页,共50页。
24
涉与医患双方的因素
、疾病本身: 疑难
、医护人员:修养、素质
、医学发展水平
、药物
、器械与其他辅助设施
、法律法规不健全
第二十五页,共50页。
25
结 果:
病人就诊无尊严,医生看病压力大。
医患敌对。
过度治疗。
抗生素滥用,耐药性增加。
看病难,看病贵。
医生流失,医学生生源不济,医生整体水平下降。 去营销中国医药营销队伍全世界素质最高。
社会整体医疗水平的下降…
第二十六页,共50页。
26
医患权利义务
(一)、患方的权利
、要求医疗机构提供诊疗的权利
医生的建议就要恰当、谨慎和当今医学科发展相适应。
第二十七页,共50页。
27
《医师法》第二十四条 对急危患者,医师应当采取紧急措施进行诊治;不得拒绝急救处置。
《民法典专家建议稿》第三百一十一条:当权利人因发生事故或疾病有生命危险时,发现人有义务实施救助,或将其送往医疗机构;无论致富报酬与否,国家、集体或私人医疗机构必须试用现有的医疗手段尽力救治,不得拒绝救治。
第二十八页,共50页。
28
、知情权
医师应当如实向患者或者其家属介绍病情,但应当注意避免对患者产生不利后果。
医师进行实验性临床医疗,应当经医院批准并征得患者本人或其家属同意。
第二十九页,共50页。
29
、知情同意权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医疗机构施行手术、特殊检查或者特殊治疗时,必须征得患者同意,并应当取得其家属或者关系人同意并签字;无法取得患者意见时,应当取得家属或者关系人同意并签字;无法取得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