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关于实验动物的麻醉
第一页,讲稿共五十页哦
基本任务
麻醉(anesthesia)的基本任务是消除实验过程中所致的疼痛和不适感觉,保障实验动物的安全,使动物在实验中服从操作,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第二页,讲稿共五十页哦
妥类
分离麻醉药
神经安定镇痛药
其他
第二十八页,讲稿共五十页哦
乙醚
(1)药理学作用:乙醚在简便装置中也容易挥发。乙醚的使用是比较安全的,因为它很少因为过量而致动物死亡。
(2)不良反应:动物诱导时不舒服,而且乙醚对粘膜的刺激可导致咳嗽、大量的支气管和唾液腺分泌物,偶尔还会导致喉痉挛。乙醚还能在动物的麻醉苏醒期后诱发既有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急性发作,特别是兔和啮齿类动物。乙醚是可燃的,和空气或氧气构成爆炸性混合物。
第二十九页,讲稿共五十页哦
巴比妥类
硫喷妥钠:超短效巴比妥类
戊巴比妥钠:短效巴比妥类,多用3%溶液。静脉一次注射,犬用40mg/kg,兔、鼠用30mg/kg,腹腔注射剂量增加20%,可维持持2小时有效全麻,在外科麻醉中,对呼吸和循环系统都有严重抑制。用于兔、鼠死亡率较高;用于大等较大动物,亦需要辅助呼吸和其他复苏措施,且完全苏醒需要6~8小时。
苯巴比妥钠:长效巴比妥类
第三十页,讲稿共五十页哦
氯胺酮
适用于大多数实验动物。肌肉、腹腔或静脉注射皆可。对犬等体型较大动物,呼吸抑制不明显,但对鼠类则常有严重呼吸抑制,对免和鼠的镇痛效果不可靠。单独使用氯胺酮亦有骨骼肌紧张、唾液和气管支气管分泌物增多以及咽反射消失过迟等缺点,与安定合用可纠正此类缺点。静注诱导剂量,为1%氯胺酮溶液2~5ml/kg,复合安定1~2mg/kg。维持剂量每次用诱导量的1/3~1/2。肌肉或腹腔注射氯胺酮用5%~10%溶液4~10 m1诱导。
第三十一页,讲稿共五十页哦
神经安定镇痛药
神经安定镇痛合剂由强麻醉性镇痛药和神经安定药组成。如氟芬合剂。神经安定镇痛合剂对大多数动物可产生良好的麻醉作用,给药途径有肌肉、腹腔或静脉注射,单独使用神经安定镇痛合剂,适用于无需肌肉松弛的表浅外科小手术。
第三十二页,讲稿共五十页哦
乌拉坦
用20%溶液静脉注射,剂量1g/kg;亦可作腹腔、肌肉或皮下注射,剂量1~,宜用于鼠类。作用温和持久,有效麻醉时间可长达6~10小时,对于深度外科麻醉,呼吸及循环均无明显抑制。但此药本身有致癌作用,不能用作与肿瘤有关的实验。工作人员亦应小心,禁止长期接触。使用此药的动物,用后即作为有害废弃物,严格按照规定深埋或作其他无害处理。
第三十三页,讲稿共五十页哦
水合氯醛
用5%溶液;犬静脉注射100mg/kg,腹腔注射150mg/kg,兔和鼠用后常有肌肉紧张,宜与乌拉坦合用;临用前将两药等量混合,用60℃等渗盐水配制成5%~10%注射液,按1~2m1/kg静脉注射。麻醉持续时间长,深度较浅,苏醒期常有激惹现象。一般只用于不要求存活的刺激较轻的手术。
第三十四页,讲稿共五十页哦
常用麻醉方法
全身麻醉
局部麻醉
吸入麻醉(乙醚,氟烷等)
非吸入麻醉(戊巴比妥钠,硫喷妥钠,乌拉坦等)
表面麻醉
区域阻滞麻醉
神经干(丛)阻滞麻醉
局部浸润麻醉
第三十五页,讲稿共五十页哦
麻醉效果的观察
呼吸
反射活动
肌张力
皮肤夹捏反应
常规监测指标
脉搏及血氧饱和度
心电图
血压
体温
第三十六页,讲稿共五十页哦
麻醉效果的观察
①呼吸:加快或不规则,则麻醉过浅,可再追加麻醉,若呼吸由不规则转变为规则且平稳,说明已达到麻醉深度。若动物呼吸变慢,且以腹式呼吸为主,说明麻醉过深,动物有生命危险。
②反射活动:角膜反射灵敏,则麻醉过浅;反射迟钝,麻醉程度适宜;反射消失,伴瞳孔散大,则麻醉过深。
第三十七页,讲稿共五十页哦
麻醉效果的观察
③肌张力:亢进,麻醉过浅;全身肌肉松弛,麻醉合适。
④皮肤夹捏反应:麻醉过程中可随时用止血钳或有齿镊夹捏动物皮肤,若反应灵敏,则麻醉过浅;若反应消失,则麻醉程度合适。
第三十八页,讲稿共五十页哦
麻醉意外及处理
呼吸系统
呼吸频率的变化
潮气量的变化 SpO2
心血管系统
血压
心率 心律
第三十九页,讲稿共五十页哦
麻醉注意事项
注意动物个体差异
注意体重与麻醉剂量的关系
注意给药速度
注意麻醉剂的新鲜度
注意补加麻醉剂的方法
注意麻醉过量的处理
注意保温
注意补液
第四十页,讲稿共五十页哦
注意动物个体差异
不同的动物个体对麻醉剂的耐受性不同。在使用麻醉剂时,必须密切注意观察动物的状态,以决定麻醉药用量。麻醉的深浅,可根据呼吸的深度和频率、角膜反射的敏感度、四肢和腹壁肌肉的紧张性以及皮肤夹捏反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