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屋面卷材防水层施工工艺标准 -2007 适用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屋面防水层工程粘贴法施工。 2. 施工准备 材料及要求 合成高分子卷材 三元乙丙- 丁基橡胶防水卷材规格:厚 、 ,长 20m ,宽 1m ; 氯化聚乙烯—橡胶共混防水卷材规格:厚 、 ,长 20m ,宽 1m 、 2m ; 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规格:厚 ,长 20m ,宽 ; 技术性能: 注: I 类为高性能塑性体卷材; Ⅱ类为普通塑性体卷材 外观检查卷材面应平滑、无空洞、裂纹、折皱以及影响不透水性的其它缺陷。折痕:每卷不超过 2 处,总长度不超过 20mm ; 杂质:大于 粒不允许; 胶块:每卷不超过 6 处,每处面积不大于 4mm2 ; 缺胶:每卷不超过 6 处,每处不大于 7mm ,深度不超过本身厚度的 30% 。 贮存、运输。 应贮存在阴凉通风的室内,避免雨淋、日晒和受潮,严禁接近火源。 卷材应直立堆放, 其高度不得超过两层, 两层存放或运输时应在两层之间放一块纤维板或胶合板。短途运输平放不得超过 4 层。 应避免与化学介质及有机溶剂等有害物质接触。 辅助材料 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配套材料 改性沥青防水涂料、聚合物水泥基复合防水涂料:节点密封材料。 改性沥青防水油膏:节点密封材料。 工具: 作业条件 基层必须坚固、不起砂、不起皮、表面清洁平整,用 2m 直尺检查, 最大空隙不应大于 5mm , 不得有空鼓、开裂及起砂、脱皮等缺陷, 空隙只允许平缓变化。阴角处应做成半径为 20mm 的圆角;阳角处应做成半径为 50mm 的圆角。 基层必须干燥,其含水率不得大于 9 %,检测简易方法是将 1m × 1m 卷材或塑料布平铺在基层上,静置 3~4 小时(阳光强烈时 ~2 小时)后掀开检查,若基层覆盖部位及卷材或塑料布上未见水印即可施工。 卷材严禁在雨天、雪天施工, 五级风及其以上时不得施工, 气温低于 0℃时不宜施工。 3. 操作工艺 工艺流程基层清理涂刷基层处理剂卷材与基层表面涂胶卷材铺贴排气、压实搭接缝处理附加增强层施工节点密封处理做保护层卷材收口 基层清理施工前将验收合格的基层清理干净,并测定基层干燥度是否符合施工要求。 涂刷基层处理剂基层处理剂采用聚氨酯底胶, 配比为甲料: 乙料: 二甲苯=1::~3 , 将底胶按配比拌合均匀后,用长把滚刷在大面积部位涂刷,底胶用量为 。涂刷时厚薄应一致, 不得有漏刷、花白等现象。在大面积涂刷前, 应先用油漆刷蘸底胶在阴阳角均匀涂刷一遍基层处理剂,注意留出管根、水落口、管道支架周边约 250mm 不用涂刷。 定位、弹线 按设计要求及卷材铺贴方向、搭接宽度放线定位,并在基层弹上粉线。 当屋面坡度小于 3% 时,卷材宜平行于屋脊铺贴;当屋面坡度≥ 3% 时,卷材可平行或垂直于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