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 疫源地消毒与消毒剂的使用传染病流行的三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疫源地消毒对存在或曾经存在传染源的场所进行的消毒。随时消毒?概念为及时杀灭或清除由传染源排出的病原微生物而随时进行的消毒。?目的及时杀灭或清除病人或病原携带者排出的病原体。终末消毒传染源因住院隔离、病愈或死亡后,对其原居住地点的消毒。例:病人因住院、转移、死亡而离开疫点或终止传染状态后而进行的一次彻底消毒。目的是完全消灭病人所播散的、遗留在居室和各种物体上的存活的病原体,使疫点无害化。终末消毒进行得越及时、越彻底, 防疫效果就越好。需要指出的是消毒虽是控制传染病的重要措施, 但对于非典型肺炎, 不能代替其他措施如隔离、封锁、个人防护等等措施的作用暴露时间消毒或灭菌物品受到消毒因子作用的时间。又称作用时间、处理时间。微生物对消毒因子的抵抗力 1 、亲脂病毒(有包膜的病毒) :如乙肝病毒、流感病毒、冠状病毒等。 2 、细菌繁殖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3 、真菌 4 、亲水病毒(没有脂质包膜的病毒) :如甲肝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等。 5 、分枝杆菌:如结核分枝杆菌、龟分枝杆菌等。 6 、细菌芽孢,如炭疽杆菌芽孢、枯草杆菌芽孢等。 7 、朊毒体(感染性蛋白质) :抗力特别强影响消毒效果的各种因素病原体抵抗力传播方式消毒因子消毒对象消毒环境消毒时间实施过程暴露时间消毒在传染病预防中的作用消毒是切断传播途径的方法之一消毒对不同传染病的重要性切断传播途径对肠道传染病很有效, 对人畜共患病有时有效, 对呼吸道传染病有时有效, 对性传播疾病需进行生活用品和医疗用品消毒,对血传播疾病进行医疗用品消毒,对体表接触性传染病进行日常用品消毒, 对抗力很低的病原体无意义。消毒要与其他控制措施配合留验、医学观察、隔离、封锁、杀虫、灭鼠、防虫、防鼠、食品卫生、环境卫生、爱国卫生运动、治疗病人、管理病兽、易感者预防接种(主动、被动免疫) 、预防用药、个人防护(防护用品、个人卫生)。组织执行与人员(1 )甲类传染病: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和监督机构的监督指导下进行消毒,或直接进行终末消毒。(2 )乙类传染病:按照当地疾病预防控制和监督机构的要求进行消毒,或直接进行消毒处理。(3 )丙类传染病:病人或其陪护人进行消毒处理。(4 )爆发流行时: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和监督机构的监督指导下进行消毒,或直接进行消毒处理。(5 )医院:终末消毒由医院安排专人进行。(6 )非专业消毒人员开展疫源地消毒前应接受培训。时限要求接到甲类传染病疫情报告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和艾滋病的疫情报告后, 城市应在 6h内, 农村应在 12 2 h 内采取消毒措施,其他传染病按病种不同应在 24h 至 48h 内采取消毒措施。技术要求?疫区消毒?疫点的消毒?终末消毒程序疫区消毒 1) 消毒范围和对象:以传染源排出病原体可能污染的范围为依据确定消毒范围和对象。 2) 消毒持续时间:以传染病流行情况和病原体监测结果为依据确定消毒的持续时间。 3) 消毒方法的选择: 以消毒因子的性能、消毒对象、病原体种类为依据选择消毒方法。尽量避免破坏消毒对象的使用价值和造成环境的污染。 4) 疑似传染病疫源地的消毒:可按疑似的该类传染病疫源地进行消毒处理或按下一条进行处理。 5) 不明传染病疫源地的消毒:应根据流行病学指征确定消毒范围和对象,采取最严格的消毒方法进行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