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一、消毒剂适用原则
消毒剂在许多领域都有应用,我们把杀灭医院内环境中和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称之为“医院消毒”。按照杀菌作用强弱,可将化学消毒剂分为高效消毒剂,如戊二醛、过氧乙酸、二氧化氯、含氯消毒剂、环氧乙烷等;中效消毒剂,如乙醇、异丙醇、酚、碘伏等;低效消毒剂,如苯扎氯铵、苯扎溴铵,氯已定、氯羟基苯醚等。医院消毒剂的使用应把握以下原则:
1、凡进入人体内无菌组织或器官,或接触破损的皮肤粘膜的高危器材,必须选用高效消毒剂。凡仅与粘膜接触而不进入无菌组织或器官的中危器材,可选用中效或高效消毒剂。只与皮肤粘膜接触的低危器材可选用低效消毒剂。但在特殊情况下需做特殊处理。还应针对不同病原体的抗力特点选择有相应杀菌力的消毒剂;
2、针对不同的消毒对象,选择不同的作用时间和有效使用浓度;
3、应了解消毒剂的理化特性和有效使用期,对有挥发性或易分解者宜现用现配用前检测有效浓度,避光密封保存;
4、消毒物品表面的有机物可影响消毒剂的消毒效能,原则上应消毒→洗涤→消毒灭菌,有机物量多时应加大剂量或延长消毒时间;
5、在医院灭菌方式选择中,有一条基本原则即凡是可以用热力灭菌的物品都应当优先选用压力蒸汽灭菌。
二、影响消毒剂消毒效果的因素
影响消毒剂作用的因素包括如下六种:
(1)消毒剂的性质、浓度、作用时间与选择的消毒方法。
(2)微生物的污染程度:微生物污染程度越严重,消毒就越困难,在处理污染严重的物品时,必须加大消毒剂浓度,或延长消毒作用的时间。
(3)微生物的种类和生活状态:不同的细菌对消毒剂的抵抗力不同,细菌芽胞的抵抗力最强。
(4)环境因素:当细菌和有机物特别是蛋白质混在一起时,某些消毒剂的杀菌效果可受到明显影响。因此在消毒皮肤及器械前应先清洁再消毒。
(5)温度、湿度、酸碱度(ph值):消毒速度一般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湿度对许多气体消毒剂有影响。酸碱度的变化可影响剂杀灭微生物的作用。
(6)化学拮抗物: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可降低季胺盐类和洗比泰的消毒作用,因此不能将新洁尔灭等消毒剂与肥皂、阴离子洗涤剂合用。次氯酸盐和过氧乙酸会被硫代硫酸钠中和,金属离子的存在对消毒效果也有一定影响,可降低或增加消毒作用。
三、含氯消毒液的配制及使用注意事项
含氯消毒剂是指溶于水后能产生次氯酸的消毒剂。最常用的有次氯酸钠消毒液、漂白粉、三氯异氰尿酸泡腾消毒片等。
1、消毒液的配制:
根据不同含氯消毒剂产品的有效氯含量,用自来水将其配制成所需浓度消毒液。
(1)市场销售的次氯酸钠消毒液(如施康消毒液、康威达消毒液、84消毒液等)含有效氯5%左右,取1份消毒液加99份水混匀后就配成了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加199份水就配成了有效氯250mg/L的消毒液。
(2)泡腾消毒片(三氯异氰尿酸)每片含有效氯500mg,取1片放入装有1L水的容器内(先加水或先放药品不影响),5-10分钟后泡腾片会自己溶解,稍搅拌即成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放入2L水中就配成了有效氯250mg/L的消毒液。泡腾片的配制、使用相对比较方便。
(3)漂白粉是含有效氯25%左右的消毒粉,称2g放入装有1L水的容器内搅拌至全部溶解,待溶液澄清后取其上清液即为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如称1g放入1L水中按前法配制,就配成了有效氯250mg/L的消毒液。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