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0
文档名称:

21细胞结构-clock.ppt

格式:ppt   大小:2,664KB   页数:4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1细胞结构-clock.ppt

上传人:放射辐射 2022/4/4 文件大小:2.60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1细胞结构-clock.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1细胞结构-clock
元素 生物小分子 生物大分子 细胞器

C 氨 蛋白质 线粒体
H 甲烷 基本特点:1. 脂双层作为基本框架;
2. 蛋白质以不同方式镶嵌在表面;
3. 生物膜的动态特点。
21
3. 细胞质:
色素体,光合细菌进行光合作用的部位。
羧酶体,固定二氧化碳的场所。
22
拟核:没有核膜,遗传物质集中在一个没有明确界限的低电子密度区,称为拟核。DNA为裸露的环状分子,通常没有结合蛋白,,周长约几十纳米。 。
质粒,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绝大多数是共价闭合环状双螺旋DNA分子。质粒能自我复制、稳定遗传,可携带外源基因,改造后是基因工程常用的载体。
遗传物质
23
其他结构
菌毛 荚膜
24
芽孢原生质:含浓缩的原生质。
内膜:由原来繁殖型细菌的细胞膜形成,包围芽孢原生质。
芽孢壁:由繁殖型细菌的肽聚糖组成,包围内膜。发芽后成为细菌的细胞壁。
皮质:是芽孢包膜中最厚的一层,由肽聚糖组成,但结构不同于细胞壁的肽聚糖,交联少,多糖支架中为胞壁酐而不是胞壁酸,四肽侧链由L-Ala组成。
外膜:也是由细菌细胞膜形成的。
外壳:芽孢壳,质地坚韧致密,由类角蛋白组成,含有大量二硫键,具疏水性特征。
外壁:芽孢外衣,是芽孢的最外层,由脂蛋白及碳水化合物(糖类)组成,结构疏松。
芽孢
25
在水中的脂双层微囊
26
27
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区别
(1)真核细胞以膜系统的分化为基础。首先分化为两个独立部分—核与质,细胞质内又以膜系统为基础分隔为结构更精细,功能更专一的单位—各种细胞器。细胞内部结构和职能的分工是真核细胞区别于原核细胞的重要标志。
(2)遗传信息量与遗传装置的扩增与复杂化。基因数目大大增多。遗传信息重复序列与染色体多倍性的出现是真核细胞区别于原核细胞的另一重大标志。遗传信息的复制、转录与翻译的程序复杂化。
另外,真核细胞比原核细胞大得多,真核细胞内有一个比较复杂的骨架系统,而原核未发现。原核细胞比真核细胞更能适应环境。
二、真核细胞的形态结构
28
动植物细胞形态结构的主要差异在于:植物细胞有叶绿体、细胞壁和中央液泡,而动物细胞没有。
29
作用是使细胞通过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控制新陈代谢活动;再有就是通过遗传物质的复制和细胞分裂,保持细胞世代的连续性。
1. 核被膜
核表面是由双层膜构成的核被膜,核内包含有由DNA和蛋白质构成的染色体。
2. 染色体和染色质
间期染色体结构疏松,称为染色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凝缩变短,称为染色体。其实染色质与染色体只是同一物质在不同细胞周期的表现。染色体的数目因物种而异,有的如蕨类植物的染色体数多达1260个,马蛔虫只有两条染色体。
3. 核仁
核内1至数个小球形结构,称为核仁。
(一)细胞核—细胞遗传控制中心
30
细胞核结构
31
1. 内质网:
大大增加了细胞内膜的表面积,为多种酶体系提供了大面积结合位点,同时也是一系列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糖类、脂类合成的基地。原核细胞内没有内质网,由细胞质膜代替类似的功能。分为粗面型内质网和光滑型内质网。
2. 核糖体:
是蛋白质合成的细胞器,其唯一的功能是按照mRNA的指令由氨基酸合成多肽链。没有生物膜包围。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RNA。有附着核糖体和游离核糖体之分。附着核糖体和游离核糖体所合成的蛋白质种类不同,但结构和化学组成是一样的。
(二)担负重要功能的细胞器
32
内质网的“信号假说”
停靠蛋白
信号肽
内质网腔
合成多肽
核糖体
mRNA
33
34
3. 高尔基体:
除红细胞外,几乎所有的动、植物细胞都有。 小泡又称转移小泡,一般认为它是由内质网脱落下来的。所以高尔基体位于内质网下游。
高尔基体的主要功能是将内质网合成的多种蛋白质进行加工(糖基化)、分类与包装,然后将其运送到细胞特定的部位或分泌到细胞外。

认为是从高尔基体断裂下来的。溶酶体的功能是:清除无用的生物大分子、衰老的细胞器及衰老和死亡的细胞;防御功能;参与分泌过程的调节;影响受精过程等。
根据不同生理阶段分为初级溶酶体、次级溶酶体和残余小体。
两栖类发育过程中蝌蚪尾巴的退化、哺乳动物断奶后乳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