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 1 网口 网口网口按传输速率分为十兆、百兆、千兆网口, 结合公司实际情况, 目前使用最多的是百兆和千兆网口。 100BASE-TX 是 IEEE 标准, 是一种使用 5 类数据级无屏蔽双绞线或屏蔽双绞线的快速以太网技术。它使用两对双绞线, 一对用于发送, 一对用于接收数据。在传输中使用 4B/5B 编码方式, 信号频率为 125MHz 。符合 EIA586 的5 类布线标准和 IBM 的 SPT 1 类布线标准。使用同 10BASE-T 相同的 RJ-45 连接器。它的最大网段长度为 100 米。它支持全双工的数据传输。5 类电缆的传输速度最小为 ( bt 表示 10ns ), 快速以太网规定网络接口 PHY 的延迟不能超过 25bt ,I 类中继器的任意两个端口的延迟不能超过 70bt , II 类中继器( 所有端口都是 100BASE-TX ) 的任意两个端口的延迟不能超过 46bt 。根据以上计算,在保证能够完成冲突检测的前提下, 5 类电缆布线的长度可以大于 100 米。但是在电缆安装的时候,必须符合 EIA/TIA-568 标准,它描述了接线箱和网络节点之间的电缆长度。这一段长度在以太网规范中定义为链段。 100BASE-TX 规范支持最大长度为 100 米的链段。就是说连接任意两个 MDI 的网线的长度不能大于 100 米。所以在 100BASE-TX 中 PHY 的设计只要保证最大长度 100 米的应用。 1000BASE-TX 是 标准, 速率为 1000Mbit/s ( 1Gbit/s ), 最大电缆长度为 100 米。 1000Base-TX 是基于四对双绞线, 但却是以两对线发送, 两对线接收( 类似于 1 00Base-TX 的一对线发送一对线接收)。由于每对线缆本身不进行双向的传输, 线缆之间的串扰就大大降低, 同时其编码方式也相对简单。这种技术对网络的接口要求比较低, 不需要非常复杂的电路设计, 降低了网络接口的成本。但由于使用线缆的效率降低了( 两对线收,两对线发) ,要达到 1000 M bps 的传输速率,要求带宽就超过 100 MHz , 也就是说在五类和超五类的系统中不能支持该类型的网络。一定需要六类系统的支持。 网口特性 PHY 与以太网的接口( MDI )( 媒介支持接口) PHY =PHYSICAL LAYER DEVICE 即物理层器件。此规范中提到的 PHY 是指专用于以太网,支持 IEEE 100Mbps 物理层应用的收发器。即通过双绞线可使用在 100Mbps (100BASE-TX) 以太网的物理层器件。图一:典型 PHY 接口图 TD= 信号传输器 output RD= 信号接收器 input 2 BALUN = 平衡器或隔离耦合变压器 N= 1:1 同相双绞线= UTP5 MDI = 媒介支持接口 50= CMOS 电路匹配电阻 75= UTP5 耦合泻放电阻 104 = RC 串联端接匹配电容 102 = UTP5 耦合能量泻放电容 工作原理典型的 PHY 之间的连接主要由 TD 电路、阻抗匹配电路、 BALUN 、 RJ45 、 UTP5 、RD 电路等几部分组成。假设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