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关于火灾后建筑结构受损分析及加固措施.docx

格式:docx   大小:91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关于火灾后建筑结构受损分析及加固措施.docx

上传人:科技星球 2022/4/4 文件大小:9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关于火灾后建筑结构受损分析及加固措施.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关于火灾后建筑结构受损分析及加固措施
 
 
 
 
 
   
 
 
 
摘要:本文主要简述了建筑结构在火灾中的损坏机理,以及通过案例分析火灾后建筑结构检测鉴定,并提出相关加固方案。
关键据现场检测情况来看,该建筑物主要受火部位为首层,其范围内首层框架柱和二层框架梁、板受火灾影响较大。二层排架柱主要是批荡受烟熏后变黑或呈淡黄色。根据混凝土表面颜色、裂损剥落、锤击反映和现场部分机械部件有滴状物形成等,可以得出本次火灾温度为700℃以上。对该建筑结构进行了检测和鉴定,现将检测和鉴定的情况介绍如下:
(一)初步鉴定。建筑物一层的货物部分烧毁。室内部分批荡层剥落,部分楼板和梁底部混凝土剥落,出现露筋现象。二层屋面部分钢结构已经熏黑,部分铁皮已坍落下来,保温材料散落地面。火灾后结构构件根据烧灼损伤、变形、开裂(或断裂)程度分为Ⅱ级、Ⅲ级、Ⅳ级。依据《火灾后建筑结构鉴定标准》对柱、梁、楼板的损伤状态进行初步评级。
(二)构件检测:根据结构平面布置测量、结构构件变形测量、混凝土强度测量包括构件表层混凝土强度和构件内部混凝土强度、钢筋强度分析、混凝土碳化深度检侧和结构和构件损伤及缺陷情况检测。根据结构复核验算,针对柱、梁、楼板等结构构件得出鉴定结论,将不满足承载力要求的评为d级,将满足承载力要求的评为b级。
(三)处理意见:对b级构件采取适当提高耐久性措施,对d级构件必须及时或立即采取加固或拆除措施;对存在混凝土芯样破碎现象的构件及混凝土强度低于C15的构件进行加固处理。对Ⅱ级构件采取提高耐久性或局部处理及外观修复措施,对Ⅲ级构件采取加固或局部更换措施,对Ⅳ级构件必须立即采取安全支护、彻底加固或拆除更换措施。
三、主要的加固方案及施工工艺
(一)外粘型钢加固法
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准备——粘结界面处理——加压及卸荷系统准备——胶黏剂配制——涂胶和粘贴——固化、卸加压固定系统——检验——维护
1、粘贴界面处理:混凝土面应凿除粉饰层、油垢、污物,用角磨机打磨除去1-2mm厚表层,较大凹陷处用找平胶修补平整,打磨完毕用压缩空气吹净浮尘,或采用棉布沾***拭净表明,待粘贴面完全干燥后备用,型钢钢材粘贴面进行除锈、打磨露出新钢材面。
2、加压及卸荷系统准备:加固构件所承受的活荷载应在加固施工前暂时移去,增加相应支撑系统,以卸除结构恒载,尽量减少施工临时荷载。
3、胶粘剂配制:严格按说明书配合比将甲、乙两组份混合并按同一方向搅拌,避免混入空气形成气泡。
4、涂胶和粘贴及固化加压:用腻刀涂抹在已处理好型钢面上(或混凝土面表面),胶断面宜呈三角形,中间厚5mm左右,边缘厚2mm左右,然后将型钢粘贴在混凝土表面,用准备好的固定加压系统固定,适当加压,以胶液从钢板边锋挤出为度。
5、检验:结构胶操作性能极好,正常操作可达100%饱满度。检验时可用小锤轻击粘贴钢板,从声响判断粘贴效果,也可用超声仪检测。若锚固区有效粘接面积少于90%,非锚固区有效粘接面积少于70%,应在空鼓处钻孔灌注结构胶。
(二)粘碳纤维布加固法
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准备——混凝土表面处理——底层树脂配制并涂刷——找平材料配制并对不平整处修复处理——浸渍树脂或粘贴树脂的配制并涂刷——粘贴纤维布——表面防护
1、表面处理:清除被加固构件表面的剥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