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读《曾国藩家书》有感(读后感)
读《曾国藩家书》有感
有幸一读《曾国藩家书》,书中至理,受益无穷,深悔未早读此书。有几感言,遂记之。
曾国藩,声名震天下,垂名于青史。其人品贵,
读《曾国藩家书》有感(读后感)
读《曾国藩家书》有感
有幸一读《曾国藩家书》,书中至理,受益无穷,深悔未早读此书。有几感言,遂记之。
曾国藩,声名震天下,垂名于青史。其人品贵,其才华高,其官声大,其地位显,然吾最敬重其人品。孝长辈,悌手足,教子侄,睦亲族,惜挚友,宽待人,严律己。与人交往,忠厚挚诚,全无害人之心,全无骄人之态,所言所行皆为世范,为后学之标杆。
曾国藩自道光二十年入京任官至同治十年,三十一年间,坚持与家人通信。家书逾40万字,字里行间饱含其对家族发展之殷切期望与担当。吾尝惊羡于曾氏家族长盛不衰,读完此书方知缘由。曾氏家族早已把曾国藩所嘱托勤敬二字奉为人生信则,能有不成者?很多官居高位者,其家族昙花一现,必有骄奢贪佚之故。
曾国藩一生勤勉不辍,且严命家族中年轻辈须学勤敬二字,守和谐二字,戒懒戒奢,戒贪戒躁,此兴家之象。他有言凡一家之中,勤敬二字能守得几分,未有不兴;若全无一分,无有不败。和字能守得几分,未有不兴,不和未有不败者。细细思之,皆为良言,贵比黄金。
曾国藩在外为官数年而不得归家,不能于长辈膝下孝顺,时常愧疚,难以心安。不论经济窘迫如何,都会给长辈寄物添衣,时刻惦记长辈深恩。吾读至此,检讨自己言行,实感愧疚。平日对父母无好看法,一言九顶。与敬重相差远矣,何谈孝顺?吾心愧之,吾伤心之,吾必改之!今后对父母定尊之敬之,孝之顺之,以洗此前罪过。
曾国藩学问纯粹,识见广博,为学有恒。每日日课,无一日不坚持。道光二十二年与诸弟书中有言余独立志自新以来,每日小楷写日记,每日读史十叶,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此三事未尝一日间断。观其家书可知其为学之勤,治学之恒。曾公有至理名言曰: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其次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行。读至此,如醍醐灌顶,疑窦全消。为学在于有志有识有恒,有此三者,难不胜利,无此三者,万难有成。
吾学习数年,常为学业迷茫,究其缘由,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