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5
文档名称:

分子生物学——复制.ppt

格式:ppt   大小:2,284KB   页数:1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分子生物学——复制.ppt

上传人:电离辐射 2022/4/7 文件大小:2.2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分子生物学——复制.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分子生物学——复制
学科简史
1859 年 Charles Robert Darwin
1865年 Mendel’s Pea
1941年 One Gene, One Enzyme
1953年 DNA doub体+引物酶
引发前体:
由若干蛋白因子聚合而成
DnaA蛋白识别复制起始点,并具有ATPase活性。
引物酶
特殊的DDRP
单链DNA结合蛋白
单链DNA结合蛋白(single strand binding protein, SSB)
又称螺旋反稳蛋白(HDP)
稳定ssDNA,便于复制
保护ssDNA,免受核酸酶的降解
拓扑异构酶(topoisomerase)
拓扑异构酶Ⅰ
切断DNA双链中的一条链
松开双螺旋后再将DNA链连接起来
避免出现链的缠绕。
拓扑异构酶Ⅱ
可切断DNA双链
使DNA的超螺旋松解后,再将其连接起来。
解链过程中正超螺旋的形成
DNA聚合酶 (DDDP)
(一)种类和生理功能:
原核生物
DNA聚合酶Ⅰ(pol Ⅰ) 1958年
DNA聚合酶Ⅱ(pol Ⅱ)
DNA聚合酶Ⅲ(pol Ⅲ) 主力
pol Ⅲ由十种亚基组成
全酶的核心部分(核心酶)
α、ε和θ三种亚基组成
α亚基 5’→ 3’聚合活性
ε亚基 3’ → 5’外切活性
保证DNA复制的精确性/保真性
pol Ⅲ 无 5’→ 3’外切活性
外切酶活性的方向
ATTAGCACC
AMP + TTAGCACC
CMP + ATTAGCAC
亚基与模板的结合
亚基形成一个围绕DNA的环状钳
pol Ⅰ 单一肽链
可被某些蛋白酶水解为两个片段
大片段称为Klenow fragment
常用的工具酶
323个氨基酸
小片段
5  核酸外切酶活性
大片段/Klenow 片段
604个氨基酸
DNA聚合酶活性
  5 核酸外切酶活性
N 端
C 端
木瓜蛋白酶
DNA-pol Ⅰ
Klenow片段是实验室合成DNA,进行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工具酶。
原核生物中的三种DNA聚合酶
真核生物 五种
polα、polβ、polγ、polδ、polε
pol α 具有引物酶活性
pol δ 主力
Polγ 参与线粒体DNA复制
Polε 损伤修复、校读和填补缺口
pol β 低保真参与应急修复
碱基配对
碱基选择
及时校读
DNA复制的保真性
DNA连接酶
DNA连接酶(DNA ligase)
催化DN***段之间磷酸二酯键形成
DNA连接酶催化的条件是:
3‘-OH,5’-P
未封闭的缺口位于双链DNA中(局部)
消耗能量
原核生物中由NAD+供能
真核生物中由ATP供能。
HO
5’
3’
3’
5’
DNA连接酶
ATP
ADP
5’
3’
5’
3’
DNA连接酶在复制中起接合缺口的作用
在DNA修复、重组及剪接中起同样作用
基因工程的重要工具酶
DNA聚合酶、DNA连接酶、拓扑酶
都形成磷酸二酯键
区别?
小结
基本特征
origin
semiconservative
semi-discontinuous
Primer
主要酶
Dna B ,ssb,topo
Primase
DNA Polymerase Ⅲ δ
DNA ligase
一、复制的起始
预引发:
DnaA + DnaB + DnaC + SSB
解旋解链,形成复制叉:
组装引发体:
引发
引物酶合成引物 DnaG
拓扑酶解旋
第三节 DNA生物合成过程
oriC结构特征
含三组串连重复序列
富含AT
2对反向重复序列
两个相同顺序的互补拷贝在同一DNA链上反向排列而成
复制起始识别区
二、复制的延长
(一)聚合子代DNA:
DNA聚合酶沿模板链3‘→5’方向滑动,在5‘→3’方向聚合子代DNA链
(二)引发体移动:
引发体向前移动,解开新的局部双螺旋,形成新的复制叉,随从链重新合成RNA引物,继续进行链的延长。
三、复制的终止
(一)去除引物,填补缺口:
DNA聚合酶Ⅰ
5‘->3’ 外切酶活性
5’->3’ 聚合酶活性
(二)连接冈崎片段:
在DNA连接酶的催化下,形成最后一个磷酸酯键,将冈崎片段连接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