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文档名称:

慢性心衰竭的治疗.ppt

格式:ppt   大小:1,255KB   页数:2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慢性心衰竭的治疗.ppt

上传人:放射辐射 2022/4/8 文件大小:1.2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慢性心衰竭的治疗.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慢性心衰竭的治疗
工作总结
商务报告
商务展示
工作计划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3)必须告知患者:i疗效在数周或数月后才出现,即使症状未见改善,仍—受体阻滞剂
1)心力衰竭是一个复杂的临床综合征,在其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交感神经和肾素一血管紧张来一醛固同系统的过渡激活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这些神经内分泌物质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心肌细胞和细胞外基质,导致以及的功能及结发生改变,如心肌肥厚、扩张、心肌细胞凋亡等心肌重构。如不尽早积极加以干预,势必形成恶性循环。目前能够组断这种恶性循环的最重要的一类药就是β—受体阻滞剂。
11
2)所有心力衰竭,NYHA心功能Ⅰ、Ⅱ、Ⅲ及患者,LVEF<40%,病情稳定,均必须应用β—受体阻滞剂,除非有药物禁忌证或不能耐受。
3)应告知患者:i症状改善常在治疗2~3个月后出现,即使症状不改善,亦能防止疾病的进展。ii不良反应在治疗早期,一般不妨碍长期用药。
4)β—受体阻滞剂不能应用于抢救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包括难治性心力衰竭高静脉给药者。
12
5)NYHA心功能Ⅳ级心力衰竭患者,等待病性稳定(4天内未静脉给药;已无液体潴留并体重恒定之后),在严密监护下由专科医师指导应用。
6)应在利尿剂的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可和ACEI合用,亦可和***合用。
7)β—受体阻滞剂禁忌证
i支气管痉挛性疾病;
ii心动过缓<心率<60次/分;
iii二度及以上房室传导阻滞(除非已安装起搏器);低血压(收缩压<90mmHG);
13
8)β—受体阻滞剂的起始和维持治疗
i 起始治疗前患者已无明显液体潴留,体重恒定,利尿剂已维持在最合适剂量。
ii β—受体阻滞剂必须从极小剂量开始: ,;,2次/d。每2~4周剂量加倍。
iii达最大耐用量或目标剂量后长期维持,不按照患者的治疗反应来确定剂量。
14
9)β—受体阻滞剂应用时的监测
i低血压:一般在首剂或加量的24~48小时内发生。可将ACEI或扩血管剂减量或与β—受体阻滞剂在每日不同时间应用,一般不将利尿剂减量。
ii液体潴留和心力衰竭恶化:常在开始治疗3~5天体重增加,如不处理,1~2周后常至心力衰竭恶化。应告知患者每日称体重,如有增加,立即加大利尿剂用量。
iii心动过缓和房室阻滞:与β—受体阻滞剂量大小成正比,如心率<55次/分,或出现二、三度房室阻滞,应将β—受体阻滞剂减量或停用。
15
⑷洋地黄制剂
1)洋地黄类药物具有正性肌力、降低交感神经活性、负性传导和负性频率作用,改善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状况,***是洋地黄最常用的药物,应与利尿剂、ACEI和β—受体阻滞剂联合应用。***也可用于伴有快速室率的心房颤动患者,尽管β—受体阻滞剂可能对运动时心室率增加的控制更为效。
2)***没有明显的降低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率的作用,因而不主张早期应用。不推荐应用于无症状的心力衰竭患者。
3)***。70岁以上,,一日一次或隔日一次。
16
4)虽然有学者主张应用***血清浓度测定指导选择***的合适剂量,但尚无证据支持这一观点。
5)***是安全、耐受性良好,改善症状、减少再住院率的较好药物。不良反应主要见于大剂量时,但大剂量对治疗心力衰竭并不需要。
⑸醛固***拮抗剂
1)心力衰竭患者短期应用ACEI时,可降低血醛固***,但长期应用时,血醛固***水平却不能保持稳定降低,反而升高,即所谓醛固***逃逸现象。醛固***拮抗剂可以克服这一现象。
2)常用醛固***拮抗剂螺内酯20~40mg/次,每日一次口服,多在其它利尿剂,ACEI和β—受体阻滞剂的基础上合用。在应用主要注意高钾血症。
17
5、非药物治疗
1) ICD (植入心脏复律除颤器)
目的:降低心脏猝死和总死亡率;
适应症:
i心肌梗死后至少40天的缺血性心肌病、左心室射血分数≤30%,经长期最佳药物治疗NYHA心功能Ⅱ或Ⅲ级的患者,主张将ICD作为一级预防手段,降低心源性猝死,减少总体死亡率并且预期能良好生存超过1年。
ii非缺血性心肌病,左心室射血分数≤30%,经长期最佳药物治疗NYHA心功能Ⅱ或Ⅲ级的患者,主张将ICD作为一级手段,降低心源性猝死,减少总体死亡率并且预期能良好生存超过1年。
18
2)CRT(心脏再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