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静脉滴注肌氨肽苷引起过敏性休克致死 1例【关键词】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法医【中图分类号】 d922 .16;r593 .1【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7 —9297(2004)01 —0022 —02肌氨肽苷在临床已广泛使用。主要治疗心、脑、肾疾病,其引起过敏反应现已有报道,造成过敏性休克死亡的文献尚未查见。现报告 1例。案例资料某男, 37岁。因“盗汗、轻微咳嗽 1年, x线片发现结核病变 1月”人院。患者人院前 1年,有时出现盗汗及轻微咳嗽,无痰,无胸痛、发热等不适。人院前 1月体检时 x线片发现双肺结核病变。患者既往体健,无疾病、手术史,无过敏史。人院后确诊为“继发性肺结核(ⅲ型、 iv型)。予以抗炎、对症等治疗。人院次日开始静脉滴注 5%葡萄糖100 ml+ 肌氨肽苷 4ml,用药约 3rain 时,患者感不适、心慌、呼吸困难。查体见面色潮红,心率 130 次/分,呼吸 28次/分。继而昏迷,呼之不应,面部发绀,呼吸极度困难,呼吸 10次/分,节律齐,立即予以地米、洛贝林、可拉明、吸氧、心电监护等抢救。之后,患者心音听不清,脉搏不清,呼吸 4~5次/分,呈张口吸气样呼吸,血压测不出。继续用强心剂、胸外按压等,最终抢救无效死亡。尸检发现:死者身长 179cm ,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结膜散在针尖样出血点,口唇及甲床紫绀。头部:头皮未见出血,颅骨未见骨折,硬膜外、下未见出血,脑重 1540 g,表面及切面未见坏死出血。颈剖:肌肉未见出血, 无骨折。咽喉粘膜轻度水肿,气管及支气管腔内未见积血。胸部:肋骨及胸骨未见骨折,双肺被膜与胸壁粘连,不易分离;左肺重 850 g,右肺重 700 g;左肺切面见上叶有一 10~8cm区域散在结节,呈白色,质硬,大小为 2cm×2~1 cm×1cm大小;右肺切面有 12cm×8cm区域散在结节,性质同左肺;上中叶处有一 3cm ×3cm大小的空洞,洞壁厚,质硬;心重 360 g,冠状动脉及各瓣膜未见异常,乳头肌及梳状肌未见出血、断裂。腹部:腹腔未见积血,未见肠粘连及系膜淋巴结肿大。肝、胰、脾、肾均未见明显异常。显微镜下检查:心冠状动脉未见异常,心肌细胞浑浊,心肌间质少许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双肺散在干酪样坏死,结核结节形成伴肺充血,灶性出血,右肺空洞壁为纤维结缔组织,可见结核结节,细小支气管有淋巴细胞,肺门淋巴结可见有结核结节。肝细胞少量脂肪变性。肝窦中有少许嗜酸性粒细胞。脾窦中有较多的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及少许嗜酸性粒细胞。胰腺细胞自溶。双肾个别肾小球纤维化、玻变,个别肾小球可见蛋白管型。肠粘膜有淋巴细胞及少许嗜酸性粒细胞。咽喉粘膜轻度水肿,血管充血明显,有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及少许嗜酸性粒细胞。脑神经细胞及胶质细胞水肿。血清免疫球蛋白 e(ige) 为213 .71iu / ml( 正常值 ~150iu l)心血及部分肝、肾组织中均检出肌氨肽苷成分,且与正常肌氨肽苷成分一致。未检出常见鼠药、农药、川西地区生物碱及金属毒物成分。讨论肌氨肚苷注射液含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心房肽、 l一精氰酸、腺苷、次黄嘌呤和二十多种氨基酸及其代谢中间物,其药理作用主要是明显扩张心、脑和肾脏血管,增加这些重要器官的血流量,改善血供、营养及氧的利用;利钠利尿作用对心肌细胞和脑细胞具有膜稳定和保护作用,明显减轻心、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