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2017/11/11
1
7 生产能力和生产计划
2017/11/11
2
生产能力的概念和计算
生产能力的概念
工业企业在制定生产计划时,必须掌握企业的生产能力。
所谓生产能力是指企业全部生产性固定资产,在一定的时期内,在一定的技术组织条件下,经过综合平衡以后所能生产一定种类产品的最大可能的产量。
工业企业生产能力的概念有以下含义:
1、这里所说的生产能力,是假定劳动力人数配备和原材料供应,都能符合生产需要的条件下,根据直接参与生产的固定资产来计算的生产能力。因为劳动力配备和原材料供应条件的变化不影响设备的生产能力,只能影响设备以及由其决定的生产能力的利用程度。
2、所谓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以年为时间单位来计算的。对于流水线、自动线和单台设备,常常用班产量或小时产量来表示。
2017/11/11
3
工业企业生产能力的概念有以下含义:
3、所谓一定的技术组织条件,是指产品的品种、结构、技术要求,使用的机器设备、工艺及其工艺装备、原材料、生产面积,职工的技术业务水平和熟练程度,所采用的生产组织和劳动组织,都是在正常条件下。
4、所谓经过综合平衡以后,是指所谓生产能力是企业内部各个生产环节、各种固定资产的综合生产能力,主要是各个基本生产车间能力综合平衡的结果。
5、所谓最大可能的产量,是指生产能力应该是在平均先进的劳动定额水平和充分利用企业已能达到的生产技术水平与管理水平的条件下来计算。
2017/11/11
4
生产能力的种类
设计能力是指在建厂时期按照当时的设计规划所能达到的生产能力。通常,设计能力要在工厂建成投产后,经过一段熟悉和掌握生产技术的过程,在生产进入正常状态时才能达到。
查定能力是指工厂投产以后,由于实际的产品方案、设备与技术条件等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有生产能力已不能反映实际情况,经过重新调查核实的生产能力。
计划能力(或称现有能力,或现实能力)是指工厂在计划期内能够达到的生产能力。
设计能力和查定能力是企业制定长期规划、安排企业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的重要依据;现实能力是企业编制生产计划的依据,也可以说是计划期生产任务与生产条件平衡的依据。
2017/11/11
5
生产能力的柔性
生产能力的柔性是指企业能够根据需求的变化不断调整生产水平的能力。
生产能力的柔性反映在两个方面:品种的柔性和数量的柔性。品种的柔性反映企业生产系统快速转换产品品种的能力。数量的柔性反映企业生产系统快速改变生产数量的能力。
提高生产能力的柔性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加强生产系统的可重构性;配备敏捷的多能化员工。
虚拟的生产能力:产品决策与生产设施的投资决策相分离,不必通过大量的生产设施投资来扩大生产能力,而是通过利用外部资源来进行生产(即“借鸡生蛋”),使产品开发能力较强的企业和生产能力尚未充分利用的企业“双赢”,起到快速响应市场、优化利用社会资源的目的。
2017/11/11
6
决定生产能力的基本因素
生产能力的大小取决于许多因素,例如产品品种数目、产品结构的复杂程度、质量要求、零部件的“三化”水平、设备的数量、性能及成套性等。
从确定生产能力的角度看,可以归纳为三个基本因素:可使用的固定资产数量、固定资产的有效工作时间和固定资产的生产效率(生产率定额)。
可使用的固定资产数量主要指能够用于生产的(包括正在运行的,正在修理、安装或准备修理、安装的)以及因生产任务变化而暂时停止使用的全部机器设备的数量和生产面积的数量。
在确定设备数量时,不应包括:无法修理使用或修理费用过大、已决定报废的设备;留作备用与封存待调的设备;不配套的设备。
生产面积的数量对于铸造、铆焊、装配车间的生产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2017/11/11
7
固定资产的有效工作时间:指计划期内设备可以用来生产的工作时间。
设备有效工作时间
=制度工作时间- 设备计划修理时间
=制度工作时间*(1- 设备计划修理停工率)
制度工作时间
= 计划期制度工作日* 每日制度工作小时
固定资产的生产率定额:设备生产率定额有两种表示方法,即单位台时的产量定额,用q表示,量纲为件/台时;单位产品的台时定额,用t表示,量纲为台时/件。两者之间的关系为倒数关系。t=1/q
(设备工作叫台时,工人工作叫工时,两者或吻合或不吻合。)
这里的生产率定额,是平均先进定额,即在一定时期内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最高定额水平.
2017/11/11
8
生产能力的计算
确定生产能力的程序
确定企业的专业方向和生产大纲
做好确定生产能力的准备工作
分别计算设备组、工段、车间的生产能力(自下而上)
进行全厂生产能力的综合平衡
确定生产能力的原始资料
固定资产登记表和技术说明书
工艺过程卡片和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