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文档名称:

“田园文化教育”学校特色建设实施方案.doc

格式:doc   大小:37KB   页数:2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田园文化教育”学校特色建设实施方案.doc

上传人:沐雪 2022/4/10 文件大小:3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田园文化教育”学校特色建设实施方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学****文档 仅供参考
“田园文化教育”学校特色建设实施方案
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北格镇流涧小学校
流涧小学处于城乡结合处,座落在小店区北格镇流涧村东北角,是一所全日制农村小学。学校始建于1915年9月,但议,在全体师生共同商讨的基础上,描绘了以“美育引领,和谐发展,绿色课堂”为理念的学校发展蓝图,力图以美育来构筑和谐校园文化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对美育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开启了以“良好的生态校园环境、勤朴的耕种文化、健康快乐的学****氛围,绿色、和谐的人文课堂”的学校文化的建设征途。寻求传统与现代、本土化与现代化、内省与外显两者的结合点,引领学生回归生活,回归自然,体验温情,释放生命灵性。“田园文化教育”追求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健康之美、和谐之美。
三、“田园文化教育”提出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就是指每个人都能得到的平等发展、完整发展、和谐发展和自由发展。民国时期,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即合一”的主张,在陶行知看来,教育和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含于生活之中,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才能发生作用,他主张把教育与生活完全熔于一炉。强调儿童在自然社会的接触中,在亲身观察和活动中获得经验和知识,主张把书本知识与儿童的直接经验相结合。同时我校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素质教育中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教育理念和思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改良教学方法,发展学生个性,积极构建学校特色文化。一年来,我校把“田园文化教育”作为学校特色建设,以“田园文化教育”的实施为总抓手,修养师生文化底蕴,形成田园文化的氛围,整体提高学生的文化内涵。教师在课堂中穿插德育教育,结合学科特点进行
学****文档 仅供参考
“田园文化教育”。造就生态生活,让师生身心健康发展。总之“田园”本身就是一种美,这种美给人以健康、快乐、和谐的生活方式。
四、实施策略:
(一) 良好的生态校园环境
目标:通过三年时间按照“校园建设营造整体美、绿色植物营造环境美、师生佳作营造艺术美、主题活动营造心灵美、人际和谐营造文明美”的校园文化建设思路,充分表达“人文、健康、和谐”,做到硬化、净化、绿化、美化、亮化和一定的文化品味。实现每一寸土地都有管理的痕迹,每一处角落都有育人的功能。努力打造洁净校园、平安校园、绿色校园、文明校园、健康校园、花园校园、书香校园、和谐校园、人文校园。
举措1:物质文化建设
“学校无小事,事事皆育人”、“校园无死角,处处皆育人”。建设整洁、优美、富有教育意义的校园环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物质载体。在现有的校园布局上,重点做好校园活动场所的净化、绿化、美化、硬化和亮化。通过3年的努力,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风格,表达学校特点,突出“田园文化教育”内涵,强调自然和谐,实现“环境无瑕点,处处能说话”。
〔1〕净化。大力加强学校的卫生保洁工作,全面治理校园内存在的“脏、乱、差”现象,办公室、教室等教育场所、运动场、厕所等公共设施要干净,还要保持墙壁、阅报栏和各种宣传窗的整洁、有序。师生都有很强的环保意识,无乱扔纸屑、杂物现象,使校园始终保持干净整洁、文明和谐,成为师生工作、学****休憩的理想场所。努力营造
学****文档 仅供参考
“洁净校园”。
〔2〕绿化。以实用、经济、美观为原则,以农耕实践基地为主,花坛为辅,适当设置景点,做到点面结合、布局合理、搭配协调,营造花草葱荣、绿树成荫、清爽优美、赏心悦目的校园环境。在校园绿化方面提倡立体性和园艺化,使地面绿化与空中净化相结合,并寄寓一定的象征意义,提高绿化的文化品位,表达田园风格,加强对绿化工作的目标责任制管理,组织全校师生定期对全校花草、树木进行修剪、养护,努力使校园春有花、夏有荫、秋有香、冬有绿。
〔3〕美化。各种标牌设置都要美观、精致,走廊、过道和室内,要饰以与环境相协调的表达公民道德标准、职业道德要求、素质教育实施、课程改革目标、人文精神培养、终身发展需要等内容要求的名人画像、名人名言、名家字画,或师生的书画、美工作品等,挖掘校园内外的自然、人文历史景观,使学生耳濡目染,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艺术熏陶和思想感染。
〔4〕校园的语言文化。要大力推广普通话,使之成为校园语言。校园内使用文字要标准,如校风、校训、标语、警句等。保护操场、保护绿化等各种提示牌,要使用诗一般的语言,在提醒师生的同时,陶冶师生情操,防止使用“禁止”、“不准”一类的生硬词句。
〔5〕校园环境文化。充分挖掘学校的各种资源,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加强多方面知识的宣传与普及。做好“楼道文化、墙壁文化
学****文档 仅供参考
”,每一个楼层、每一面墙壁,设一个主题,形式内容既要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