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高分通过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室经验[一注考试日记]从今天开始记日记,持之以恒无坚不摧距离注册考试还有158天,今天偶然看到论坛还有复的习惯还得追溯到小学两三年级的时光,呵呵,感觉年代久远了!
注册考试是个过程看来还得等施老的书来加强理解啊,接下来再读一遍新混规今晚计划完成2008年的真题的上午卷,希望这些错误要少犯,读题审题注意啦注意啦注意啦!!!!
2008年真题(上午卷)总结:
年的钢结构部分计算量较大难度不大,因此考试时时间分配就需要注意了,混凝土和砌体部分难度和计算量不大,题中陷阱较多,考试的时候也需要多多注意,因为考试的时候毕竟处于一种高压状态,跟现在做试题的感觉完全不一样,关于上午卷的做错的题和有疑问的总结如下:
1、第2题:柱箍筋选取的时候按照表格选取了直径和间距,没有去考察体积配箍率的问题,还是不熟悉的问题,做这种题的时候还应该考察:轴压比—配箍特征值—计算配箍率—验算
是否满足最小配箍率;下面总结下关于梁、柱构造要求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梁方面:
1)梁端纵筋底顶面积比;2)纵筋最大、最小配筋率;3)贯通筋的选取;4)受压区高度限值;5)箍筋直径、间距;6)箍筋加密区长度;7)箍筋配箍率;8)箍筋肢距;柱方面:
1)纵筋最大、最小配筋率;2)箍筋间距、直径;3)体积配箍率;4)箍筋肢距;5)箍筋加密区长度,应核查是否应全高加密;2、第17题:真题参考书提供的答案错误,题目要求按稳定验算,答案按照强度求解,有问题;3、第20题:有疑问,《钢规》:双角钢截面取一个角钢对与填板平行的形心轴的回转半径。但是答案提供是选取的最小回转半径,与规范有冲突,何解?还得请教下高人;4、第26、27题,这两个题是之前复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见过的题少,容易忽视,自己做的时候还得边看规范边理解再做题,花费不少时间,这也敲响了个警钟:不要小瞧一些平时见得不多,参考书中没有重点讲述的规范条文!!!!!
5、第30题:简单的题啊,一疏忽又错了,,这里的底层层高肯定是算到基础顶面嘛,
还是意识不强,见到这种题就应该想到H的取法有哪些类型才好啊!
今天开始再次阅读混凝土规范,今晚做2008年下午卷,保持心态,耐心读题解题!
!!
2008年真题(下午卷)总结:
08年的地基、高层部分计算量和难度都不大,桥梁部分6个题中就出了3个偏题,全部做下来后该错的不该错的累计错了8个,慢慢来慢慢来吧。不过总结了个小小的经验:凡属题目给定条件没用上就选出的答案,答案基本是不对的,这个经验应该是符合一般的规则,至少从我做的这些错题来看就是这样的,因此,考试的时候对条件的阅读需要谨慎,但是归根到底还是要多做题啊,只有在训练达到一定强度后看到给定的条件就能想到出题人想要干啥,这样才不会被他给整到咯。
关于上午卷的做错的题和有疑问的总结如下:
1、第14题:一方面是自己粗心,锚杆长度的构造要求:
l≥40d,自己看规范的时候对自己
写的东西视而不见,该错;另一方面符合我上面总结的规律,题目条件中给出了锚杆钢筋的直径,自己看了,不知道有什么用,直接跳过了,后果就是选出的答案错了,即便是有些相对的条件那也需要自己找到条文把他排除掉,所以这些条件还是属于有用的条件,要是不管它的话会遭到报复滴;记住:很多题目的答案是包括计算值和构造要求两方面;2、第22题:自己对规范条文理解不到位,属于该错类别,概念不清导致计算错误,现在对那个条文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了;正因为概念不清导致对题目的条件研读不到位,对相对条件的分析出现了问题不能选出适合题目要求的条件,导致出错,3、第24题:没客观考虑题目所给条件,主观意念太强烈,导致出错。题目给出第5层平面,自己一带而过,没去想是设置约束边缘构件还是构造边缘构件,自己直接就上了约束边缘构件,出错;4、第27题:何等简单的题啊,错了!做题的时候翻规范不到位,限制条件忽视了,需要注意,最好把限制条件写在公式的旁边,这样考试的时候减少出现漏掉限制条件的情况,免得丢分;5、第30题:我真想骂人了!这种概念性质的题基本是送分的,翻到了条文为什么不好好读一读呢,错了,给自己一个提醒:不要着急,每个字都看清楚了,不要想看天书一样的扫过去,不然会后悔滴!;6、第34、35、40题:估计这就是传说中的难题了,,就是平时从来没接触过,也没看过几遍,说白了就是最早最早的时候看过一遍,旁边划了几笔,可以说看到这个题自己有点慌,那么长,条件那么多,晕了晕了,其实回过头看看,也算给自己上了一课,毛主席说得好,“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言论用在这里非常恰当。对于这种类型的题自己应该做到:首先不要慌张,因为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