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高中化学常考实验总结.doc

格式:doc   大小:31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中化学常考实验总结.doc

上传人:薛定谔的猫 2022/4/11 文件大小:3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中化学常考实验总结.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高中化学常考实验总结
 
      化学实验在高考题的比重是越来越大,目前高考实验命题的特点有二:一是突出考查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能力H3↑+2H2O
2、收集:向下排空气法(管口塞一团棉花,避免空气对流)
3、验满:①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若试纸变蓝,说明氨气已收集满 ②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出现大量白烟,则证明氨气已收集满
4、干燥方法:碱石灰干燥(不能无水氯化钙)
5、装置图:固体和固体加热制气体的装置,与制氧气的相同
拓展:浓氨水或浓铵溶液滴到生石灰或烧碱中制氨气,或浓氨水直接加热也可制氨气
6、命题角度:因氨气作为中学化学实验制取气体中唯一的实验,其地位不可估量。主要角度为:反应原理、收集、干燥及验满等,并以此基础进行性质探究实验。
 十、喷泉实验
1、实验原理:氨气极易溶于水,挤压胶头滴管,少量的水即可溶解大量的氨气(1:700),使烧瓶内压强迅速减小,外界大气压将烧杯中的水压入上面的烧瓶,
故NH3、HCl、 HBr 、HI、 SO2 等气体均能溶于水形成喷泉。
2、实验现象:产生红色喷泉(氨气溶于水形成碱性溶液,酚酞遇碱显红色)
3、实验关键:①氨气应充满 ②烧瓶应干燥  ③装置不得漏气
4、实验拓展:CO2、H2S、Cl2 等与水不能形成喷泉,但与NaOH溶液可形成喷泉
 一、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
1、实验原理:Cu+2H2SO4(浓)CuSO4+SO2↑+2H2O
2、现象:加热之后,试管中的品红溶液褪色,或试管中的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将反应后的溶液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溶液由黑色变成蓝色。
3、原因解释:变黑的物质为被浓硫酸氧化生成CuO,CuO与冲稀的硫酸反应生成了CuSO4溶液。
【提示】由于此反应快,利用铜丝,便于及时抽出,减少污染。
4、命题角度:SO2的性质及产物的探究、“绿色化学”及尾气的处理等。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十二、铝热反应:
1、实验操作步骤:把少量干燥的氧化铁和适量的铝粉均匀混合后放在纸漏斗中,在混合物上面加少量氯酸钾固体中,中间插一根用砂纸打磨过的镁条,点燃。
2、实验现象:立即剧烈反应,发出耀眼的光芒,产生大量的烟,纸漏斗被烧破,有红热状态的液珠,落入蒸发皿内的细沙上,液珠冷却后变为黑色固体。
3、化学反应方程式:Fe2O3+2Al 2Fe+Al2O3
4、注意事项:
(1)要用打磨净的镁条表面的氧化膜,否则难以点燃。
(2)玻璃漏斗内的纸漏斗要厚一些,并用水润湿,以防损坏漏斗
(3)蒸发皿要垫适量的细沙:一是防止蒸发皿炸裂,二是防止熔融的液体溅出伤人。
(4)实验装置不要距人太近,防止使人受伤。
5、命题角度:实验操作步骤及化学方程式。
 
十三、中和热实验(了解):
1、概念: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水时所释放的热量
注意:(1)酸、碱分别是强酸、强碱对应的方程式:H++OH-=H2O △H=-      
      (2)数值固定不变,它与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