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4
文档名称:

呼吸衰竭 (5).ppt

格式:ppt   大小:3,309KB   页数:6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呼吸衰竭 (5).ppt

上传人:石角利妹 2022/4/12 文件大小:3.2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呼吸衰竭 (5).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呼吸衰竭 (5)
本讲稿第一页,共六十四页
定义
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
本讲稿第二页,共六均将增加氧耗量。寒战耗氧量可达500ml/min;
严重哮喘,随着呼吸功的增加,氧耗量可为正常的十几倍。
不同氧耗量时肺泡通气量与肺泡氧分压的关系
本讲稿第二十二页,共六十四页
缺O2、CO2潴留对机体的影响
对中枢神经的影响
对心脏、循环的影响
对呼吸影响
对肝、肾和造血系统的影响
对酸碱平衡和电解质的影响
本讲稿第二十三页,共六十四页
对中枢神经的影响
缺氧
脑细胞功能障碍
脑毛细血管通透性↑
脑水肿、脑死亡
急性缺氧
烦躁不安
全身抽搐
不可逆脑损害
慢性缺氧
轻度缺氧→注意力↓、智力↓、定向障碍
PaO2<50mmHg→烦躁不安、神志恍惚、谵妄
PaO2<30mmHg→神志丧失、昏迷
PaO2<20mmHg→不可逆脑细胞损伤
本讲稿第二十四页,共六十四页
对中枢神经的影响
CO2↑
H+↑
脑细胞兴奋性↓
↓皮质活动
CO2↑↑
皮质兴奋
CO2↑↑↑
皮质下层受抑制
中枢麻醉
缺O2和CO2潴留
脑血管扩张
血流阻力↓
血流量↑
脑细胞内水肿
血管通透性↑
脑间质水肿
颅内压↑
本讲稿第二十五页,共六十四页
对心脏、循环的影响
缺氧
心率↑和心搏量↑
血压↑
冠脉血流量↑
轻度→心肌缺血
急性严重→心室颤动或心脏骤停
肺动脉小血管收缩
肺循环阻力↑
肺动脉高压
CO2 ↑
本讲稿第二十六页,共六十四页
对呼吸影响
缺氧
颈动脉窦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
通气↑
CO2潴留
呼吸中枢兴奋↑
深大呼吸
>12%CO2
呼吸中枢抑制
缺O2程度缓慢加重
慢性高碳酸血症
肾脏对HCO3-再吸收
H+排出↑
pH值↓±
本讲稿第二十七页,共六十四页
对肝、肾和造血系统的影响
缺氧
谷丙转氨酶↑
肾血流量、肾小球滤过量、尿排出量和钠的排出量↓
组织氧分压↓
红细胞生成素↑
肾、肝
肝细胞损害
红细胞↑
血液粘稠度↑
肺循环和右心负荷↑
轻度CO2潴留
↑肾血流量,尿量↓
PaCO2>65mmHg
pH↓
肾血管痉挛
HCO3-和Na+
再吸收↑
本讲稿第二十八页,共六十四页
对酸碱平衡和电解质的影响
缺氧
细胞能量代射↓
代谢性酸中毒
Na+-K+泵↓
细胞内酸中毒
和高钾血症
CO2 ↑
CO2潴留
急性呼衰
慢性呼衰
血压下降
心律失常
心脏停搏
肾排HCO3-↓
Cl-↓
低***血症
本讲稿第二十九页,共六十四页
临床表现
呼吸困难
频率、节律和幅度改变
中枢性—潮式、间歇或抽泣样呼吸
慢阻肺—慢深→浅快;辅助呼吸肌活动↑—点头或提肩呼吸
中枢神经药物中毒—呼吸匀缓、昏睡
严重肺心病并发呼衰二氧化碳麻醉—浅慢、潮式呼吸
本讲稿第三十页,共六十四页
临床表现
紫绀
SaO2<90%,口唇指甲出现
与还原血红蛋白含量有关>5g/L,RBC↑、贫血
外周性发绀—休克,PaO2正常
中央性发绀—SaO2↓
本讲稿第三十一页,共六十四页
临床表现
精神神经症状
急性缺O2 —精神错乱、狂躁、昏迷、抽搐等
慢性缺O2 —智力或定向功能障碍
CO2潴留先兴奋后抑制
肺性脑病—表现为神志淡漠、肌肉震颤、间歇抽搐、昏睡、甚至昏迷,出现病理征等。
PH改变和CO2潴留的速度对精神症状有重要影响。
本讲稿第三十二页,共六十四页
临床表现
血液循环系统症状
右心衰竭、体循环淤血体征。
体表静脉充盈、皮肤红润、湿暖多汗、血压升高、心搏量增多而致脉搏洪大。
搏动性头痛
心肌损害,周围循环衰竭、血压下降、心律失常、心跳停搏。
本讲稿第三十三页,共六十四页
临床表现
消化和泌尿系统症状
谷丙转氨酶与尿素氮升高、蛋白尿、尿中出现红细胞和管型。
胃肠道粘膜充血水肿、糜烂渗血,或应激性溃疡引起上消化道出血。
本讲稿第三十四页,共六十四页
诊断
病史+有缺O2和(或)CO2潴留的临床表现+体征+血气分析。
PaO2<60mmHg, Ⅰ型呼衰
伴PaCO2>50mmHg, Ⅱ型呼衰
PaCO2↑,PH>,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
PH<,失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
本讲稿第三十五页,共六十四页
治疗
建立通畅的气道 
氧疗 
增加通气量、减少CO2潴留
纠正酸碱平衡失调和电解质紊乱
抗感染治疗
合并症治疗
营养支持
本讲稿第三十六页,共六十四页
建立通畅的气道
清除口咽部分泌物,防止反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