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9知识讲解洪涝灾害
洪涝灾害
考点解读
洪涝灾害的形成机制、危害及防御措施。
知识清单
1._______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在各种自然灾害中居第一位。
2.预报、监测,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
要点二:洪涝灾害的发生机制366382洪涝成因
洪涝灾害的发生是多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自然因素
包括气象和水文两大类,它们是洪涝灾害发生的决定性因素。洪涝灾害形成的前提条件是有连续性暴雨或短时间的大暴雨。河道宣泄不畅也是重要条件。
(2)人为因素
毁林开荒、围湖造田、修筑堤坝、城市化等社会经济活动对于洪涝灾害的发生、发展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拓展:流域和河道等水文状况对洪水的影响
洪水的形成还与流域的汇水速度和河道的排水速度有关。当流域的汇水速度大于河道的排水速度时,就容易形成洪水;反之则不会形成洪水。
项目因素影响相关性
流域汇水速度
地面坡度地面坡度越大,流域汇水速度越快正相关土壤含水率土壤含水率越高,流域汇水速度越快正相关植被覆盖率植被覆盖率越低,流域汇水速度越快负相关
河道排水速度顺直程度河谷越顺直,河道排水速度越快正相关通畅程度河道越通畅,河道排水速度越快正相关纵向坡度河道纵向坡度越大,河道排水速度越快正相关
读我国近几年洪涝灾害分布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从气象原因分析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从自然因素分析东北松嫩平原、辽河平原洪涝灾害形成的主要原因。
(3)如图所示,近些年来,我国洪水分布地区经常发生特大洪涝灾害,除自然因素外,还有人为因素,试分析影响图中洪涝灾害频发的人为因素。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洪涝灾害成因的分析。第(1)题,长江中下游洪涝灾害产生的气象原因,应从天气系统方面去分析,该区主要受准静止锋影响。第(2)题,分析东北松嫩平原、辽河平原洪灾产生的自然原因,应从气候、天气系统方面分析。第(3)题,要求学生从总体上分析影响我国洪涝灾害频发的人为因素,要概括出各洪涝区的共性特征。
答案:
(1)准静止锋长期滞留在长江中下游地区。
(2)夏季锋面雨的影响。
(3)河流中上游森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河水含沙量剧增,加大了因暴雨而酿成洪灾的可能性;水土流失导致的泥沙淤积和人们大量围湖造田,使湖泊面积缩小,对河流的调洪、蓄洪能力大大减弱.加重了洪涝灾害的程度。
要点三:我国水文灾害多发区
长江流域水旱灾害频繁,尤以中下游地区洪水灾害最为严重,造成长江水灾的原因如表所示:因素长江洪灾成因
自然因素洪水来量
长江流经湿润地区,流域广、支流多、汛期长、水量大。上游干流及中游支
流洪水来量大。特别是雨期大范围内普降暴雨,引起长江上游干流和中游支
流洪水同时暴发,中下游势必发生特大洪水
滞洪能力长江中下游没有足够的调洪、滞洪场所
泄洪能力长江中下游河道的泄洪能力(宣泄能力)不足
人
为因素滥伐森林
长江中上游山区滥伐森林,森林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使森林涵养水源、
调节径流、削峰补枯的作用减小;又使大量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
道泄洪能力降低
围湖造田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使湖泊萎缩,调蓄洪峰能力减弱
阅读材料和图,回答问题。
材料:长江支流众多,基本上呈南北对称分布。一般年份,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与我国北方南下的冷空气之间形成锋面,5月份位于南岭一带,长江南岸各支流进入汛期;6月份,锋面雨带移到长江中下游一带,北岸支流和干流开始进入汛期。这种支流的南北对称分布和雨带自南向北的推移规律,使南岸支流与北岸支流涨水的时间错开,加之沿长江地带有洞庭湖、鄱阳湖等众多湖泊对洪水起调节作用,干流不至于在短时间内出现过大洪峰。但在1998年夏季,锋面雨带在长江流域活动时间过长,并且长江流域普遍出现暴雨,南北支流普遍涨水,与上游的洪水共同汇入长江,使干流水量大增,引发了特大洪水。
(1)由以上材料可知,一般年份,对长江干流水量起天然调节作用的两个因素是: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资料2反映的问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