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3
文档名称:

汪方跃的毕业论文.pdf

格式:pdf   页数:6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汪方跃的毕业论文.pdf

上传人:小马匹匹 2014/11/1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汪方跃的毕业论文.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分类号: +5 单位代码: 10697

密级: 学号: 200421082




西北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题目:河北承德盆地大北沟组火山岩地球
化学和年代学研究


作者: 汪方跃




指导教师: 高山专业技术职务: 教授
学科(专业): 地球化学
答辩日期: 学位授予日期:








二 OO 七年六月
西北大学学位论文知识产权声明书

本人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护知识产权的规定,即:研究生在校攻读学
位期间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于西北大学。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
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本人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学校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
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同时,本人保
证,毕业后结合学位论文研究课题再撰写的文章一律注明作者单位为西北
大学。
保密论文待解密后适用本声明。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汪方跃指导教师签名: 高山
2007 年 6 月 6 日 2007 年 6 月 6 日

----------------------------------------------------------
西北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
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本
论文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西北大
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
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汪方跃
2007 年 6 月 6 日
河北承德盆地大北沟组火山岩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研究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西安 710069)
中文摘要
华北克拉通中生代发生了大规模的岩石圈减薄作用,造成了本区大规模的岩浆活动
和其下部地幔性质的转变。承德盆地位于华北克拉通东部带,燕山造山带中段,中生代
火山始于早侏罗世,但强度不大,直到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火山活动才达到鼎盛时期。
区内广泛出露中生代火山岩及地层。中生代出露的地层从侏罗系九龙山组-髫髻山组-
白垩系张家口组-大北沟组-西瓜园组。前人已对髫髻山岩、张家口组及其它沉积地层
做过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研究,但对于其上的大北沟组火山岩却未见报导。大北沟组火山
岩主要出露于承德盆地袁家庄-大北沟剖面,火山岩厚约 600m,与下部张家口组紫红
色安山岩呈整合接触。该组火山岩从下至上岩性变化显著,底部为黑色安山岩,气孔、
杏仁体极为发育,厚约 60m;其上为柱状节理玄武岩,含橄榄石和辉石斑晶,厚约 60m,
上覆巨厚(约 500m)紫红色、灰白色含辉石、长石斑晶的安山岩。大北沟组火山岩被西瓜
园组泥岩和粉砂岩整合覆盖。
笔者沿头道沟-铁路桥剖面、袁家庄-大北沟剖面系统采集 82 件样品并着重分析
大北沟组 32 件火山岩样品,结果表明大北沟底部显示为高 Ti 安山岩,其上为玄武岩,
最上部为安山岩。通过对大北沟组火山岩详细的岩石学、地球化学(主量、微量、同位
素)和锆石 U-Pb 原位定年,得出以下认识:
1、对玄武岩上部安山岩(DBG-06)的精确锆石原位定年分析,其年龄分三组,131Ma,
122Ma,114Ma,其中最小的 114Ma 代表着火山岩形成年龄,而 131 和 122Ma 则可
能是继承锆石,与 140~120Ma 的底侵作用有关。
2、大北沟组火山岩总要由三类火山岩组成,即底部的高 Ti 安山岩,中部的柱状含橄榄
石斑晶玄武岩和上部巨厚安山岩。
3、底部高 Ti 安山岩表现为高 TiO2(>%),富 P2O5(>%),低 MgO(%~ %)和
Mg#(10~29),富集 REE(∑REE=396~439μg/g)等非正常安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从
野外地质和主微量元素特征上可以认为其与软流圈地幔作用有关,而且受地幔流体
作用影响。
4、上部安山岩与下部玄武岩和高 Ti 安山岩可能来自不同的源区,尽管其同位素上有着
i
87 86
相似的特征(相对高的 Sr/ Sr(~)和低的εNd(<-11)),其可能是软流圈的上涌使发
生于 140~120Ma 由底侵作用形成的新生基性下地壳部分熔融后喷发形成。
5、通过总结华北克拉通内部出露报道的所有玄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