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1
文档名称:

论AS拜厄特的小说《占有》中的互文现象.pdf

格式:pdf   页数:4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论AS拜厄特的小说《占有》中的互文现象.pdf

上传人:书籍1243595614 2014/11/1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论AS拜厄特的小说《占有》中的互文现象.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广西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占有》中的互文现象
姓名:何云英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英语语言文学
指导教师:刘玉红
20080401
论拜厄特的小说《占有》中的互文现象

研究生:何云英年级:2005 学科专业:英语语言文学
指导老师:刘玉红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中文摘要

当代英国女作家 1990 年于英国出版的长篇小说《占有》,荣获英国文
学最高奖布克奖。拜厄特因此声名鹊起,享誉全世界。《占有》创造性地继承和运用前
人的叙事话语和方法,频繁自如地穿梭于大量不同类型、不同时代的文本话语之间,
将庞杂的文体熔于一炉。她引经据典,大量改写童话和神话或引用典故,交叉使用戏
仿、拟写、改写等叙事手段,讲述了两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两对恋人在各自的诗歌创作
和文学研究过程中所经历的浪漫旅程,借此表达了她对于社会、历史、艺术和人生的
思考。作品的互文性的文本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对于《占有》的评论主要涉及女
性主义批评、神话原型批评和叙事手法方面的评论。然而,从小说创作的互文性角度
入手展开的探讨在学术界仍不多见。本文试图从互文性的理论来解读该作品。
互文性最早由法国学者克里斯蒂娃提出。她认为,每一个文本都与以前的文本和同
时代的其他文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对其他文本进行吸收和转化的结果。任何一
个文学文本都不是独立的创造,而是对过去文本的改写、复制、转换或拼接。西方文
学批评家相继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各种分析和分类也不断涌现。互文根据不同的分类
而多种多样,国内学者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分类,即是宏观互文和微观互文。宏观互文
指整个文本的谋篇布局的立意手法与前文本相似,是文本间在宏观上的联系;与宏观
互文相比,微观互文具体得多,文学作品中的微观互文指涉主要包括:典故、拼贴、
仿拟和引用等等。本论文从宏观互文和微观互文的层面来分析拜厄特的长篇小说《占
有》。本论文还从作家的文学传统:作家的评论家的社会身份方面对对《占有》中的互
文现象成因进行了分析。
拜厄特在小说中将各种文体诗歌、书信、神话传说等纯文学形式又和侦探小说等通
俗文体融为一炉。《占有》既展示了作者多年来博览群书的丰硕成果,又激发起读者更
广泛、更强烈的欲望。作者的超强记忆力以及在其作品中的灵活的互文式运用,给予
了读者巨大的想象空间和阅读的愉悦。互文现象的存在告诉我们一个作家是如何“吸
取”在他之前或与他们同时期存在的作品的养分。互文并不是对已有文本的简单模仿,
在新文本中已经发生了必要的改变与创新。

关键词:拜厄特;《占有》;互文性

iii
On Intertextuality of . Byatt’s Possession

Postgraduate: He Yunying Grade: 2005 Major Field of Study: English Language & Literature
Supervisor: Professor Liu Yuhong Orientation: British & American Literature

Abstract in English

Possession (1990), written by the contemporary English writer . Byatt (1936—), won
the Booker Prize, the highest literary prize in England in 1990. Byatt thus earns an international
fame. Possession employs the predecessor’s narrative discourse and writing methods creatively.
bining different types and different period texts, it melts them into anic wholeness
essfully. In Possession, poems, pure literature such as letters, myths and fairy bine
with detective stories, all of them are displayed to the reader. Byatt utilizes allusion, fairy tales
and myth by means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