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8
文档名称:

定量分析基础.ppt

格式:ppt   大小:3,529KB   页数:8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定量分析基础.ppt

上传人:石角利妹 2022/4/13 文件大小:3.45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定量分析基础.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定量分析基础
本讲稿第一页,共八十八页
*


、表示方法以及提高准确度的方法。
4. 掌握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方法。
5流控芯片毛细管分析等等。
本讲稿第十六页,共八十八页
*
定量分析的一般过程
定量分析的一般过程
1. 取样:所取样品必须要有代表性
2. 试样预处理
(1)分解:分为干法和湿法分解;必须分解完全
(2)分离及干扰消除:对复杂样品的必要过程
3. 测定:根据样品选择合适方法;必须准确可靠
4. 计算:根据测定的有关数据计算出待测组分的含量,必须准确无误
5. 出报告:根据要求以合适形式报出
本讲稿第十七页,共八十八页
*
分析结果的表示方法
1. 化学形式 视样品不同而不同。
2. 含量 不同性质的样品有不同的表示方法 
A)固体样品 (通常以质量分数表示)
含量低时可用其他单位 (g/g、ng/g)
本讲稿第十八页,共八十八页
*
B) 液体样品
通常以物质的量浓度表示(mol/L):
国际单位制:质量kg,体积L或mL
微量组分 mg·L-1 、g·L-1 、 g·mL-1 、 ng·mL-1 、pg·mL-1
(对应于 ppm ppb ppm ppb ppt )
C) 气体样品 随着对环保工作的重视,气体分析的比例加大,现多用 g/m3 , mg/m3等表示
本讲稿第十九页,共八十八页
*
定量分析中的误差
误差是客观存在,不可避免的.
了解分析过程中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其出现的规律,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小误差,以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本讲稿第二十页,共八十八页
*
准确度和精密度
1)真值(XT)——某一物理量本身具有的客观存在的真实数值。(除理论真值、计量学约定真值和相对真值外通常未知)
2)平均值——n 次测量数据的算术平均值
本讲稿第二十一页,共八十八页
*
3)准确度(accuracy)——在一定测量精度的条件下分析结果与真值的接近程度,常以绝对误差(E)和相对误差(RE)来表示。
4)精密度(precision)——多次重复测定某一量时所得测量值的离散程度,常以偏差和相对偏差(deviation)来表示。也称为再现性或重复性(注意其区别)
再现性(reproducibility)—不同分析工作者在不同条件下所得数据的精密度。
重复性(repeatability)—— 同一分析工作者在同样条件下所得数据的精密度。
本讲稿第二十二页,共八十八页
*
5)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精密度高不一定准确度好(可能有系统误差), 而欲得高准确度,必须有高精密度。因为系统误差只影响准确度而不影响精密度(单向 恒定)
A 精度高且准确度也好
B 精度不高但其平均值的准确度仍较好
C 精度很高但明显存在负的系统误差
D 精度很差,且准确度也很差,不可取
本讲稿第二十三页,共八十八页
*
以打靶为例也能说明精度与准确度的关系。(2)的精度很高,但准确度不高,而(3)的精度不高,准确度就更不用说了。
本讲稿第二十四页,共八十八页
*
定量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
系统误差
由某种固定因素引起的误差,是在测量过程中重复出现、正负及大小可测,并具有单向性的误差。可通过其他方法验证而加以校正。
本讲稿第二十五页,共八十八页
*
系统误差的分类
 方法误差 由所选择的方法本身(分析系统的化学或物理化学性质)决定的,是无法避免的。如重量分析中沉淀溶解的损失;滴定分析中指示剂变色点与化学计量点不一致等
操作误差 操作者本人所引起的,可通过提高操作者技能来消除或减少(所选试样缺乏代表性、溶样不完全、观察终点有误、观察先入为主等)
仪器及试剂误差 由仪器性能及所用试剂的性质(仪器准确度不够、器皿间不配套、试剂不纯等)所决定
个人误差 又称主观误差,是由于分析人员的主观原因。(如个人对颜色的敏感程度不同,在辨别滴定终点的颜色或偏深或偏浅)
本讲稿第二十六页,共八十八页
*
2. 随机误差:——由测量过程中一系列有关因素的微小的随机波动而引起的误差,具有统计规律性,可用统计的方法进行处理。多次测量时正负误差可能相互抵消。无法严格控制,仅可尽量减少。
——指明显与事实不符的误差,即异常值(divergent data),亦称“过失误差”。如看错砝码、读错数据、记错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