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送友人 》教学设计
宝鸡市第一中学 霍璐璐
【教学目的】
,品味诗歌的炼字艺术。
,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体会诗中那种豪迈而不悲伤的情感基调。
【教学重难点】通过品味诗歌语言领会诗人所《送友人 》教学设计
宝鸡市第一中学 霍璐璐
【教学目的】
,品味诗歌的炼字艺术。
,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体会诗中那种豪迈而不悲伤的情感基调。
【教学重难点】通过品味诗歌语言领会诗人所运用的手法及抒发的感情.
【教学方法】诵读法 品读鉴赏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大家回忆一下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引导学生齐背).诗人为何说“君问归期未有期"?(停顿) “好男儿志在四方”古代许多文人立志远图,报效国家或羁旅他乡,然而古代道路崎岖坎坷,交通工具落后,亲友之间一别多年再会难期,正所谓“归期未有期”所以他们更重别离,因此备酒饯行,折柳相送,以诗相赠,来表达离愁别绪。所以,多数送别诗情调消沉,那么,李白的是否也是这样?咱们今天就赏析一首送别诗 -—李白的佳作《送友人》。
二、诵读和品味:(精品文档请下载)
学生自读体会
考虑:这首诗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为什么?
(初读:读准字音 再读:强调情感 三读:想象意境)
2、引导学生展示
3、诵读语调交流
三、品读鉴赏
古诗总是用最凝练的语言来表达最真挚的感情,我们学过的诗词中,有没有用字或用词用的特别恰当的?
预设:“僧敲月下门”中的“推"和“敲”字表达效果的不同。
找一下课文中你认为用的比较好的词语。
预设:名词:“青山”、“白水”、“孤蓬”、“浮云"、“落日”、“班马"、 “游子”
数词和量词:“一”、“万”和“里”
动词:“横”、“绕”、“征”、“挥手”
(找出这些词语并做归类)
说出这些词语用的好的原因。
引导:这些名词组合在一起能营造出什么样的画面?(画面色彩明丽)
(重点赏析“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动词能使这些画面突显什么样的视觉效果?
(用换词法,如“横"能否换成“屹",“绕"能否换成“流")
数量词能表达出什么样的情感?
(“一”和“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