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总体规划合理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 是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管理格局,增强地下空间之间以及地下空间与地面建设之间有机联系, 促进地下空间与城市整体同步发展, 缓解城市土地资源紧张的必要措施,对于推动城市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 改善城市环境, 建设宜居城市, 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为贯彻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 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建计函〔 xx〕 xx号) ,住房城乡建设部编制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以促进城市地下空间科学合理开发利用为总体目标, 明确了“十三五”时期的主要任务, 提出了保障规划实施的措施,是指导各地开展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建设和管理的重要依据。(一)发展现状。规模增长迅速。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推进,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十二五”时期, 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建设量显著增长, 年均增速达到 20% 以上,约 60% 的现状地下空间为“十二五”时期建设完成。据不完全统计, 地下空间与同期地面建筑竣工面积的比例从约 10% 增长到 15% 。尤其在人口和经济活动高度集聚的大城市, 在轨道交通和地上地下综合建设带动下,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规模增长迅速,需求动力充足。利用类型丰富。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类型呈现多样化、深度化和复杂化的发展趋势。类型上, 逐渐从人防工程拓展到交通、市政、商服、仓储等多种类型; 开发深度上, 由浅层开发延伸至深层开发; 具体项目上, 由小规模单一功能的地下工程发展为集商业、娱乐、休闲、交通、停车等功能于一体的地下城市空间。综合效益显著。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提高。一方面, 在城镇化发展不断加速与生态环境要求不断提高的双重约束下,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成为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提高城市空间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手段; 另一方面,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有利于增加城市容量、增强防灾减灾能力、缓解交通拥堵、完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配套,经济、社会、环境综合效益显著, 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践行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 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认真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适应新型城镇化需要, 把加强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建设管理作为履行政府职能的重要内容,坚持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平时与战时相结合,统筹利用地上地下空间资源, 着力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全面加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二)基本原则。先规划、后建设, 科学编制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应与城市发展战略相协调, 结合城市发展实际, 科学规划,合理确定地下空间的规划建设规模、时序和发展模式,稳步推进地下空间建设。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应当以地下空间规划为前提和依据,严格按照规划开展。统筹开发, 有序利用, 提高地下空间系统性。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应当坚持统筹安排、综合开发、合理利用的原则。坚持平时与战时相结合、地下与地上相协调的方针, 鼓励竖向分层立体综合开发和横向相关空间连通开发, 提高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生态优先, 公共利益优先, 保障公共安全。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建设应当基于生态底线和生态保护的具体要求, 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 严格控制不适宜开发的地下空间; 同时, 应当优先安排市政基础设施、地下交通、人民防空工程、应急防灾设施, 并兼顾城市运行最优化和相邻空间发展的需要, 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地下空间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依法行政,依法实施管理,加强监管职责。地下空间规划、建设、使用、维护的全过程都应当遵照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政策规定, 进一步明晰有关部门职责, 强化监管, 规范行政管理行为,转变政府职能,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三)规划目标。 1 .总体目标。科学和合理地推进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大力提高城市空间资源利用效率, 充分发挥城市地下空间综合效益, 切实提高行政管理效能, 提高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促进城市持续健康发展。更好发挥地下资源潜力,形成平战结合、相互连接、四通八达的城市地下空间。力争到 2020 年,初步建立较为完善的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建设管理体系。 2 .具体目标。一是建立和完善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体系, 推进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制定工作。到 2020 年,不低于 50% 的城市完成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编制和审批工作, 补充完善城市重点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中涉及地下空间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