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doc

格式:doc   大小:3,449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doc

上传人:太丑很想放照片 2022/4/14 文件大小:3.37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1节 静电(jìngdiàn)现象及其微不雅观诠释
学****目 标
知 识 脉 络(教师用书独具)
1.知道物体带电的三种编制及带电本质.(重点)
2.把握感应起电的事理和步伐.(难点)
3.知道正、负电荷的规定及电荷间互相传染或物体内部发生转移

编制1:
(1)使带电体C(假设带正电)接近互相接触的两导体A、B,A为近端,如图1­1­3甲所示.
(2)保持(bǎochí)C不动,用绝缘工具分隔A、B,如图1­1­3乙所示.
(3)移走C,那么A带负电,B带正电,如图1­1­3丙所示.
图1­1­3
编制2:
感应起电也可按下面的步伐进展,如图1­1­4所示.
图1­1­4
(1)将一个带电体A接近导体球B.
(2)用手接触一下导体球B,再将手移开(或将B球接地,再与地断开).
(3)移去带电体A,那么这时球B带上了和带电体A异种的电荷.
 如图1­1­5所示,A、B是两个带有绝缘支架的金属球,它们原本均不带电,并彼此接触.现使带负电的橡胶棒C接近A(C与A不接触),然后先将A、B分隔,再将C移走.关于A、B的带电情况,以下断定精确的选项是(  )
图1­1­5
A.A带正电,B带负电    B.A带负电,B带正电
C.A、B均不带电 D.A、B均带负电
思路点拨:①“带负电的橡胶棒C接近A,〞发生的应是感应起电现象.
②“先将A、B分隔,再移走C〞,A、B将带异种电荷.
A [把金属球A和B分隔,再移走C,金属球A和B因为感应起电带上异种电荷,因为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所以此时A带正电,B带负电,选项A精确.]
感应起电的两点注重
(1)感应起电是导体内电荷在外力传染感动下的从头分布,在操作中假设先移走C,再分隔A、B,那么A、B不带电.这是因为A、B感应出来的异种电荷不受外界影响,会当即全数中和.
(2)接近带电体的导体端带与带电体异种的电荷,远离带电体的导体端带与带电体同种的电荷,即
“近异、远同〞.
[针对操练]
1.关于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以下说法精确的选项是(  )
A.摩擦起电是因为电荷的转移,感应起电是因为发生电荷
B.摩擦起电是因为发生电荷,感应起电是因为电荷的转移
C.不管摩擦起电仍是感应起电都是电荷的转移
D.以上(yǐshàng)说法均禁绝确
C [摩擦起电的本质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感应起电过程电荷在电场力传染感动下,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两个过程都没有电荷发生,故A、B、D错误,C精确.]
2.如图1­1­6所示,把一个带正电的点电荷移近放在绝缘支架上的不带电的接地导体,最终该接地导体(  )
【导学号:46242021】
图1­1­6
A.左端带负电荷,右端带正电荷
B.左端不带电荷,右端带正电荷
C.左端带负电荷,右端不带电荷
D.假设将带正电的点电荷先移走,再去掉落接地线,原本不带电的导体带负电
C [按照静电感应的规律,导体与大年夜地连成一个整体,离点电荷近的导体左端将感应出负电荷,离点电荷远的一端是大年夜地,而不是导体的右端,所以导体右端不带电荷,故A、B均错误,C精确;假设将带正电的点电荷先移走,那么导体左端的负电荷当即与大年夜地的正电荷中和,去掉落接地线后,导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