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矿田构造学教案.docx

格式:docx   大小:16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矿田构造学教案.docx

上传人:lajie 2022/4/14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矿田构造学教案.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矿田构造学教案
矿田构造学教案
课时安排
绪论 2
专题讲座:一矿田构造研究法 2
二区域构造与成矿 2
构造控矿作用4 褶皱控矿 2
断裂控矿2
碎带

:似层状、透镜状
、假整合面控矿,因上下层的物化性质差异,褶皱过程中易张开被矿液充填。
、孔隙度,渗透性,连通性对矿体的控制:石油
§2 褶皱构造类型对成矿的控制
按照成因褶皱构造可以分为纵弯褶皱、横弯褶皱、压柔褶皱、底辟褶皱、流褶皱、热流变褶皱。
:相邻岩层的相对错动,在褶皱的枢纽部分形成剥离空洞,剥离
空洞可有数层,如本迪多哥多层鞍状矿。岩石按照力学性质的不同,科罗列夫和舍赫特曼把岩石分为脆性、塑性、负荷性三种,上下岩层的力学性质不同,特别是脆性岩石易破碎,塑性岩石易弯曲,均有利于形成剥离空间。
——纵弯褶皱形成过程中层间活动很有限的情况下发生,在褶皱过程中受到岩墙、侵入体的限制形成压柔褶皱,压柔褶皱向斜底部形成大量破碎,是良好的容矿构造。
:断块褶皱——构造断块上隆过程中形成的褶皱
同步褶皱——侵入岩体的上隆而形成
底辟(刺穿)褶皱——横弯条件下,塑性岩层向上运动,刺穿顶部塑性较小的岩层,在应力作用下进入较高的部位和较新的岩层中,底辟体与周围岩层之间常形成断裂,岩石破裂,在底辟体顶部形成角砾岩。
:高温高压下,脆性岩石也可以变为塑性,产生塑性流动,强烈变质条件下,这周晚期可出现剪切面,岩石可沿剪切面发生位移,原来的岩层不起作用,只是反应滑动结果的的标志。
在流褶皱发育过程中,应力作用下,塑性岩石物质发生迁移,从两翼向核部聚集,使矿体在核部增厚,两翼减薄甚至缺失。
:主要使热流变褶皱,为一种接触热动力变质构造,岩浆热动力作为热源,使岩层具有较高的塑性。一般较多分布在中深成岩体的前缘带,次带多为夕卡岩矿床的产出部位,因此可以作为一种间接找矿标志。
§3 叠加褶皱及其对成矿的控制
定义:一次褶皱叠加在另一次先成褶皱之上的构造现象。
造成叠加褶皱的原因:



叠加褶皱识别的标志:





,钩状褶皱的存在

叠加褶皱的类型:



叠加褶皱对矿体的改造
可以使矿体富集,也可以贫化矿体
叠加褶皱对成矿的控制
实例:贵州万山***矿
第三章断裂构造控矿作用
断裂构造对于内生、外生、沉积、变质、叠加改造矿床的控制均有重要意义。
§1 断裂形成的理论基础
应变椭球体
A轴:最大拉伸轴
C轴:最大压缩轴
B轴:次拉伸轴
在水平应力作用下,伴随褶皱,可在褶皱的两翼产生倾向相反的两组逆断层性质的剪裂隙,以及一组水平的张裂隙。
§2 断裂构造的控矿作用
矿田及矿床在断裂中的产出部位(据雅科夫列夫):
A 沿走向弯曲的地段
B 断裂分支处
C 主干断裂派生的旁侧羽裂
D 两组断裂交汇处
E 两组断裂共轭处
我认为,
总之为:对于内生矿床而言,矿田或矿体主要产出在物化性质突变的部位,温度、压力、岩性等。
包括:1 断裂由紧闭转向开阔的部位
逆断层中产状变缓处,正断层产状变陡处,左旋平移断层走向偏左部位,右旋平移断层走向偏右部位。
2 导矿构造中岩石破碎处
3 有大断裂派生的次级断裂分支交汇处
4 断裂中的岩性界面,不整合面
5 两组或多组断裂的交汇部位
A 基底断裂与盖层断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