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管理系统工程论文.docx

格式:docx   大小:20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管理系统工程论文.docx

上传人:lajie 2022/4/14 文件大小: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管理系统工程论文.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管理系统工程论文

管理系统工程论文
中国煤矿安全事故居高不下的深层原
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目录
一引言 (仅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加之长期以来,煤炭勘探工作滞后,可供建井的精查储量严重不足。据有关部门估算,到2022年,煤炭精查储量缺口1250亿吨,详查储量缺口2100亿吨,普查储量缺口6600亿吨。我国煤炭分布不均衡,而且煤层自然赋存条件复杂多变,近90%的煤炭资源分布在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带,这些地区干旱少雨,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十分严重,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频繁,植被覆盖率低,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承载能力差,煤炭开发强度受环境因素制约严重。而且长期以来,我国煤炭生产集中度低,安全供应能力差。目前全国煤矿数量众多,平均生产规模只有5万吨左右,导致煤炭工业结构不合理。
(二)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现状
我国煤矿生产面临着诸多困难,比如煤层自然赋存条件复杂多变、机械化程度低、安全设施不完善、技术水平低、从业人员素质低;我国煤炭产量约占世界煤炭产量的三分之一,但煤矿死亡人数却占世界的80%左右,这是长期困扰我国煤矿生产的主要难题,是制约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障碍,也是我国煤矿行业存在的基本现状。
而且,我国煤矿技术装备总体水平落后,全国煤矿采煤机械化程度仅为42%,远低于世界主要产煤国家80%~100%的先进水平。主要煤炭技术装备产品与发达国家相比,性能指标落后15年左右。基础工作薄弱,安全技术装备不足是客观存在的现实。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煤矿安全的重视和投入,大多数煤炭企业和矿井安全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煤炭产业集中度提高,煤、电、化、路、
港、航产业链逐步形成;矿井安全设备有了新的提高,煤炭开采、建井、洗选加工和设备制造技术有了新发展,大中型煤矿采掘机械化程度明显提高,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现代化煤矿和高产高效矿井脱颖而出。但还有许多矿井,尤其是乡镇和个体矿井的安全设施仍达不到要求。
大多数煤矿技术水平低下,从业人员素质低,工程技术人员缺口多,难以适应高危环境的要求。由于煤矿劳动生产率低,全行业的工资收入差,在全国20多个行业中排名倒数第二,而且工作危险、作业环境恶劣,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部分老矿区的矿工仍然居住在简陋的工棚里。艰苦的环境,极低的收入,造成煤矿技术人才大量流失,后继乏人,大中型煤矿采掘一线技术人员不足。
三结合我国煤矿产业特点,对重、
特大安全事故进行统计与原因分析(一)我国煤矿产业主要特点
(1)煤炭是资源性行业
煤炭是不可再生的资源,煤矿的寿命取决于其所拥有的煤炭储量。我国大多数煤矿远离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社会负担重、经济基础差、地区条件不一,煤炭企业发展不平衡性在行业中十分突出。
(2)煤矿产业是高危险性行业
因煤矿生产条件所限,从历史上看,在各国工业部门中,煤矿的事故死亡率是最高的。我国96%以上的煤炭是依靠井工开采,高***和双突矿井占全国煤矿矿井总量的1/3,90%矿井有煤尘爆炸危险性。煤矿地下作业,煤矿水、火、***、煤尘、顶板和冲击地压等灾害俱全,并随开采深度增加,影响安全生产因素愈来愈多煤矿安全管理难度不断加大。
(3)煤矿产业是高成本性行业
我国煤矿分布的特点和煤矿开采环节复杂、矿井建设投资大、周期长、煤炭市场价格不稳定等因素决定了我国煤矿生产的高成本。而大多数生产者尤其是小企业主,缺乏足够的资金和技术,因此很多煤矿生产者在安全设施的配备上显得力不从心,同时地方财力有限,地方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不够,造成煤矿生产设备落后、安全设施不完善,这无疑给安全生产埋下了隐患。
(二)对重、特大安全事故进行统计分析
对2022年至今煤矿事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发现其安全生产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和规律。
(1)煤矿的主要事故类型为顶板、***和运输事故。%%。顶板事故的发生频率最高,%。火灾死亡事故的严重度最大,。***事故的危害最严重,%,%。
(2)随着煤矿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自然灾害事故所占比例下降,生产性事故所占比例增大。
(3)安全生产状况与煤炭产量成正比,即煤炭产量较高的省市或企业安全生产状况较好;产量越低,安全状况越差。
(4)事故发生具有时间规律。三、四、五月是事故的高发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