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5
文档名称:

防洪闸土方工程施工方案.doc

格式:doc   大小:405KB   页数:8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防洪闸土方工程施工方案.doc

上传人:薇薇安 2022/4/14 文件大小:40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防洪闸土方工程施工方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 85
一、工程概况
概况
引江济汉作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工程之一,是从长江上荆江河段附近引水至汉江兴隆河段、补济汉江下游流量的一项大型输水工程。本项目为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引江济汉工程进口段荆江大堤防洪闸工程,合同编号为H及难点是:
(1)防洪闸基坑开挖及基坑降、排水施工。
(2)土方开挖工程量大,施工时段集中,施工强度大,特别是渠道基坑土方开挖施工强度达到日均1万m3以上。
土方施工难点分析
(1)本工程防洪闸基坑地层主要为粘土和壤土,局部夹薄层砂壤土和淤泥质粘土;基坑底板局部或全部为粉细砂层,粘性土覆盖层几乎都被揭穿,使粉细砂层直接出露。因砂层中富含承压水,天然地下水位较基础底板高出较多,承压水头较高,直接开挖会出现基坑涌水、涌砂及渗透变形等问题,开挖时应采取防渗或基坑降水措施。由于基础下部埋藏有较深厚的砂卵石层(顶高程8~21m,底高程-39.03~-),其透水性较强,采用防渗措施工程量很大,应采用井点降水方案。
(2)本工程土方开挖量大,弃方多,应结合地形选择合理的弃土场,同时要选择合格的土料作为回填料,做好土方开挖回填的土方调配平衡施工。由于开挖料土料成份复杂,因此选择合格的回填土料尤关键。施工中必须加强土方试验工作,防止不合格土料进入土方回填施工现场,特别是荆江大堤连接段回填施工。
4 / 85
1. 主要对策措施
(1)充分认识土方施工的特点和难点,严格按标书要求的工期、技术要求组织施工,保证施工质量。
加强降水工程的施工管理,加强降水设备的维护保养,保证防洪闸基坑不被地下水淹没,防止电网因故停电影响井点排水,本工程防洪闸基坑降排水项目必须配两套备用电源。
(2)选派有责任心、施工经验丰富的施工管理人员和施工队伍,上足施工人员;配备精良的机械设备及物资设备,确保设备数量满足混凝土浇筑与土方开挖的需要。
(3)充分利用现有临时设施和现场施工条件,合理进行施工布置,重点做好施工道路布置,加强道路硬化与维护,保障土方开挖施工道路畅通。
(4)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程序和严格控的网络计划,精心组织、精心施工,确保工程如期完工,针对土方开挖强度大的施工项目采取三班作业制。
(5)要据不同的地形条件和工程特性,选择合理的施工程序和施工方法,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6)土方开挖采用分层分段施工,防洪闸基坑开挖作业面小,可开挖采取多工作面作业,在基坑的四个角同时开挖,开避四个以上的工作面同时施工;渠道施工战线较长,采取分段开挖措施,每隔200m左右开避一个工作面,同时分两到三层开挖,形成多断面多层次立体施工局面。
(7)严格按照规程规范和业主、监理工程师指令施工,保证施工质量,杜绝返工事件发生。
二、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施工进度计划
(1)防洪闸土方开挖及回填
2011年5月6日开始防洪闸上部粘壤土部分土方开挖,并进行防洪闸两侧连接新堤的堤身下部土方填筑以形成防洪闸两侧连接堤防混凝土防渗墙施工平台,在2011年7月31日前完成;
2011年8月1日开始防洪闸基础土方开挖,10月31日完成基坑全部开挖,提供基础混凝土施工工作面;2011年8月1日至10月31日进行两岸连接堤堤身粘壤土填筑
5 / 85
2011年11月1日至11月18日完成闸室基础换填砂砾石。
2012年2月1日至3月16日完成上游护坦壤土及下游护坦回填砂砾石和岸墙基础回填粘土。
2012年9月1日至11月30完成岸墙后粘土回填及翼墙墙后粘壤土、粉细砂回填。
(2)渠道及老荆江大堤占压段土方开挖
在第二个枯水期,从2012年8月开始渠道开挖,2013年1月完成防洪闸闸前渠道土方开挖、两侧连接堤防土方填筑及渠道土方回填;
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
横 道  图
7 / 85
三、施工测量措施
3.1 土方工程施工测量内容
(1)根据工程施工总布置图和有关测绘资料,布设施工控制网。
(2)针对施工各阶段的不同要求,进行放样及其检查工作。
(3)提供局部施工布置所需的测绘资料。
(4)按照设计图纸、文件要求,埋设建筑物外部变形观测设施,并负责施工期间的观测工作。
(5)进行收方测量及工程量计算。
(6)单项工程完工时,根据设计要求,对水工建筑物过流部位以及重要隐蔽工程的几何形体进行竣工测量。
(7)开挖区原始地形图和原始断面图测量;开挖轮廓点放样;开挖竣工地形、断面测量和工程量测算。
3.2 开挖工程细部放样
(1)开挖工程细部放样在实地放出控制开挖轮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