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懒蚂蚁效应.doc

格式:doc   大小:15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懒蚂蚁效应.doc

上传人:关羽 2022/4/15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懒蚂蚁效应.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懒蚂蚁效应
你是不是经常觉得,付出同样的辛苦,别人挣得却比你多?甚至有人真能“躺着”把钱挣了,让人很不服气。关于这点,著名幽默作家周腓力讲过一个故事。有一次,他经过街边一家服装店,看到有位老先生靠在店门口的躺椅上优哉游哉地晒太阳懒蚂蚁效应
你是不是经常觉得,付出同样的辛苦,别人挣得却比你多?甚至有人真能“躺着”把钱挣了,让人很不服气。关于这点,著名幽默作家周腓力讲过一个故事。有一次,他经过街边一家服装店,看到有位老先生靠在店门口的躺椅上优哉游哉地晒太阳。一问才知道,原来这个大大咧咧的“闲人”,就是服装店老板,而店里忙进忙出的,则是他的老婆跟两个女儿。作家很羡慕,说:“老先生,您可真有福气,老婆、孩子都这么能干,您啥都不用做,就可以在这儿晒着太阳享清福。”谁知,老先生听完,不以为然地摇摇头,神秘地说:“你觉得我什么都没做?不对。其实我正在做一件最重要的工作。”作家惊讶地问:“什么工作?”老先生严肃地回答:“我在承担风险。”
这个回答乍看只是玩笑,但是仔细想想,其实也有几分道理。别看只是一家小小的服装店,开在哪里,怎样装修,进什么货品,如何摆放,雇什么樣的人,如何管理……稍微一想,就有无数让人头疼的细节。所有这些都是选择,而只要做选择,就一定要承担相应的风险。所以,在常见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之外,还存在着一种“风险劳动”。
很多领导为了表示自己知人善用,常常会说“用人不疑”。可是你有没有想过,人总是会变的,人总是有弱点的,哪有真的没有疑点、值得完全信任的人?既然如此,为什么领导还是经常标榜这句话?道理很简单,因为领导的职责之一,就是要承担起察人和用人的责任,认准了一个人,就要充分放权使其得以发挥最大效能。如果半信半疑,想用又不敢担责,徒增组织人事成本。所以,如果没有愿赌服输的魄力,就不适合杀伐决断的岗位。所谓成大事者不纠结,不能“好谋而无断”。在不确定的世界做确定的决策,在压力和焦虑面前保持冷静,这就是风险劳动者的基本素质。不过,如果你以为风险劳动只是决策者或管理者的事,那就又错了。有一些看似纯体力劳动的职业,其实也有一大部分收入来自风险劳动。比如说,同样在煤矿工作,下井和不下井的工人,待遇相差极大;同样是保洁工作,在室内擦玻璃和在室外进行高空作业,收入也大不一样。这明显不是由体力劳动的强度决定的,而是由风险劳动的强度决定的。
在企业管理上,对“风险劳动”这个概念还有一个延伸性的应用。如果你整天忙忙碌碌、日程排满,那反而说明有问题。要让自己有时间闲下来,要让一部分人经常能闲下来,去做些看似没意义却更具挑战性的事,才能产生更大的效益。这个现象,叫作“懒蚂蚁效应”。蚂蚁一直都被看成勤劳的代表,但是北海道大学生物学教授长谷川英佑有不同的看法。他在2002年做了个实验,将90只蚂蚁分成3组,然后观察它们的日常行为。结果发现,每个小组都有20%的蚂蚁其实是不做事的,要么躺着不动,要么就是在巢穴周围四处闲逛,教授叫它们“懒蚂蚁”。这就奇怪了,这么勤劳的生物,怎能容忍一群白吃白喝不干活的废物?其实,它们的作用只有非常时期才能体现出来。当研究者断绝了这群蚂蚁的食物来源时,那些平常工作起来很勤快的蚂蚁立刻陷入混乱,急得团团转,反倒是那20%的懒蚂蚁站了出来,带领蚁群找到新的食物来源。原来,它们平时的四处游荡、玩耍,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