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216].doc

格式:doc   大小:25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216].doc

上传人:brozn 2022/4/15 文件大小: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216].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课标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4课,节选自丁肇中的一份报告,,根据自己对中西方教育的深化认识,从传统教育入手,结物的探究;第二,探究应有想象力,有方案,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在作者的认识中,格物致知可以用一个词语来代替,那就是“实验”.文章(6)—(12)自然段都围绕着“实验"展开,阐述了“实验”的重要意义,和如何展开实验等。我们将题目交换一下,就成为“应该有实验精神”。
还记得作者这一篇文章要讲的是什么问题吗?“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自然科学?”如今的答案就很清楚了,中国学生应该有格物致知的精神,应该有实验的精神。
中国学生到底有没有这种精神?
没有!因为,这种精神被埋没了。
首先是因为格物并不是为了获得新知识,而是为了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其次,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就传给一般人,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四海,传之于万世”的。
因此(2)—(5)自然段举例论证中国教育的弊端是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这正是讲格物致知的现实意义。
(1)自然段提出论题,(13)自然段,再次总结,重申明,并提出希望.
经过这样的梳理,文章的层次明晰可见: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论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理解自然科学。
第二部分(2-5段):举例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弊端是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
第三部分(6-12段):理例结合,证明真正的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精神。
第四部分(第13段):强调我们要培养实验精神的重要意义。
4、叶圣陶老先生说:“文章思有路,循路识斯真”。如今,请写出文章的论证思路.
参考例如:
作者在开头提出论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自然科学。然后分析科学上的实验精神的重要性。接着,指出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一用现象为证,一用作者个人的经历为例,更加深化地揭露传统教育的弊端,论证实验精神的重要性。最后,得出结论
“希望我们这一代人对于格物致知有新的认识和考虑,使得实验精神真正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而后,提醒其真正意义,结尾那么在此根底上,更加深化地提出对中国一代人的希望。
五、板书设计
提出论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5) (13)
(1) (6)—(12)
思路明晰 灵敏有序
六、布置作业
1、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试结合课文内容举例说明。
2、你在探究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有什么有趣的经历?写一段100字左右的文章,和大家分享.

第2课时
教学重点:
明晰论证方法,探究客观事物的有趣经历的分享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梳理了文章的论证思路,作者严密的逻辑令人叹服。为了论证他的观点,作者在文中又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呢?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你的考虑.
二、作业1的交流(可采取抽查的方式)
讲评一列,大约6—7位同学,尽可能涵盖全面,指导大家倾听的同时,参照老师的讲评,修改、纠正、补充自己的答案。
例如一:
第2段。引用论证。引用《四书》上《大学》里的话,解释“格物致知”的出处和含义。
例如二:
第3段。引用论证,引用《大学》里的话,论证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的原因,是由于格物致知不是为探求新知识,而是为了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例如三:
第4段.举例论证。
时间:有一天;
人物:王阳明;
地点:在院子里;
起因:《大学》上的启示;
经过:格竹;
结果:失败。
引用明代的大哲学家王阳明根据《大学》上的指示在院子里格竹子到头痛以致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中国传统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
例如四:
第8段。举例论证。
举研究竹子,论证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观察,而是积极地动手栽种,研究生长过程,进展科学的观察.
例如五:
第12段。举例论证。
时间:在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
人物:我(丁肇中);
地点:美国大学;
事件:发现埋头读书对研究没有任何的帮助,对实际的需要也无任何的帮助.
论证了在王阳明的思想下,中国的学生普遍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例如六:
正反比照论证
第7段: 只能……不是
第8段:不是……而是
第9段:不是……它需要……它是要有……
第3段、第4段,正反比照(但是)
突出强调,论证有力,使观点更加鲜明而更利于人们承受。
其实,讲道理可以正反比照,举事例当然也可以正反比照.
三、交流作业(2)
你在探究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有什么有趣的经历?写一段100左右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