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91].docx

格式:docx   大小:16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91].docx

上传人:brozn 2022/4/15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91].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知识和
技 能
1。 找到并理解作者观点。 
2.学****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3. 联络学****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知识和
技 能
1。 找到并理解作者观点。 
2.学****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3. 联络学****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过程和
方 法
1.用“圈点批注"的方法自读文章。 
2.在自读中质疑提问。 
情感、态度、价值观
联络学****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重点
1、理解作者观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学****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难点
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正确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教具、课件准备
电视、电脑
课时安排
1课时
环节
教 学 活 动
旁批
自主
学****br/>一、资料链接
作者简介:
丁肇中,,1936年出生于美国,,1962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7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二、预****部分
1、注音:肇(zhào) 埋没(mò) 彷徨(páng huáng)
2、掌握以下词语的含义
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格,探究、穷尽。
致知:致,推及;知,认识。就是使心中之“理”,推开拓展,使认识到达无所不知的极限.
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该往何处去.
修身:旧时指努力进步自己的品德修养。
清谈:本指魏晋间一些寸;大夫不务实际,空谈哲理。后世泛指一般不实在际的议论。
诚意:使自己的意念真减,思想纯粹,不欺骗自己。
正心:即心要端正。
齐家:即把自己的家族整顿好。  
袖手旁观:比喻置于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合作
探究
导入新课 
有人说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理论动手才能。问题出在哪里呢?丁肇中教授的文章会给我们极大的启发。
二、出示教学目的
三、检查自主学****的情况(小组展示成果)
四、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讨论编写阅读提纲. 
讨论并归纳:可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 提纲。 
第一部分(l~2段):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
第二部分(3~12段):分析问题。
第一层(3~5段):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举例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已,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如今的世界。
第二层(6~10段):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三层(11~12段):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
第三部分: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五、合作探究
1、丁肇中教授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理解自然科 学? 
讨论并归纳: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2、“格物致知”出至哪里,它的意思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