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油漆工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防护措施
整理ppt
苯的危害与控制
常温下是一种具有特殊芳香气味的无色透明的易燃液体,,,极易挥发,,爆炸极限1间,应按照病情恢复程度而定。
无特效解毒药,治疗根据造血系统所致血液疾病对症处理。可用有助于造血功能恢复的药物,并给予对症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或白血病的治疗原则则同内科。工人一经确定诊断,即应调离接触苯及其他有毒物质的工作。
整理ppt
在患病期间应按照病情分别安排工作或休息。轻度中毒一般可从事轻工作,或半日工作;中度中毒根据病情,适当安排休息;重度中毒全休。
观察对象 根据职业禁忌症,应调离苯作业岗位。
[预防]由于苯是肯定的人类致癌物,发达国家在苯的应用方面均予以严格管理,以做到原始级预防。制造苯和苯用作化学合成原料均控制在大型企业,避免苯外流到中小企业,以限制作为溶剂和稀释剂的使用,如日本限制苯作为溶剂的用量的2%。近年,我国对苯的危害已高度重视已逐步采取措施进行原始级预防,此外,还应加强;
整理ppt
1、生产工艺改革和通风排毒 生产过程密闭化、自动化和程序化;安装有充分效果的局部抽风排毒设备,定期维修,使空气中苯的浓度保持低于国家卫生标准(6mg/m3,TWA;10mg/m3,PC-STEL)。
2、以无毒或低毒的物质取代苯 如在油漆及制鞋工业中,以汽油,二乙醇缩甲醛、环己烷、甲苯、二甲苯等作为稀释剂或粘胶剂;以乙醇等作为有机溶剂或萃取剂。
3、卫生保健措施 对苯作业现场进行定期劳动卫生调查,监测空气中苯的浓度。
整理ppt
作业工人应加强个人防护,如戴防苯口罩或使用送风式面罩。进行周密的就业前和定期体检。女工怀孕期及哺乳期必须调离苯作业,以免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职业禁忌症 血象指标低于或接近正常值下限者,各种血液病,严重的全身性皮肤病,月经过多或功能性子宫出血。
整理ppt
4.中毒处理原则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去被苯污染衣物,用肥皂水清洗污染皮肤.
吸入:立即转移到通风处,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注意保温和精神安慰,呼吸困难时可以进行吸氧。
食入:应充分漱口、饮水、%活性碳悬液、1%-5%碳酸氢钠液交替洗胃,然后用25-30克硫酸钠导泄。
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至少15分钟。
慢性中毒者,应脱离进一步接触,并进行造血功能恢复治疗和支持治疗,并注意改善患者神经衰弱的症状。
整理ppt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他: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沐浴更衣。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职业性健康体检。在生产和使用苯作业场所,要加强局部通风和个人防护。生物监测应注意接苯工人的血象改变,防止造血系统损害。
整理ppt
焊工职业危害因素识别与防护措施
焊接作业种类较多,主要有自动埋弧焊、气体保护焊、等离子焊和手工电弧焊,以手工电弧焊应用较为普遍,工作人员与焊接烟尘可发生近距离接触。
手工电弧焊时不仅有强烈的弧光,而且在电弧的高热影响下可以产生大量的电焊烟尘和多种有害气体,因此手工电弧焊的职业危害因素的特点是综合的。
1、电焊弧光
手工电弧焊的电弧温度高达3000度以上,在此种温度下可产生强烈的电焊弧光,主要是强烈的可见光和不可见的紫外线和红外线。
整理ppt
紫外线是一种波长100-400nm的光波,又称紫外辐射。根据生物学效应可分为三个区带:
(1)远紫外线区,又称短波紫外线,波长100-290nm,具有杀菌和微弱致红斑作用,为灭菌波段;
(2)中紫外线区,又称中波紫外线,波长大于290-320nm具有明显的致红斑和角膜、结膜炎症效应,为红斑区;
(3)近紫外线区,又称长波紫外线,波长大于320-400nm,可产生光毒作用和光敏效应,为黑斑区;
凡物体温度达1200度以上时,辐射光谱中即可出现紫外线。
整理ppt
随着温度升高,紫外线的波长变短,强度加大。手工电弧焊接电弧形成的紫外线属中波紫外线。这种波长可以透过人体的皮肤角化层,被深部组织和真皮吸收,并且能损伤眼角膜和结膜。
红外线又称红外辐射,可分为:
(1)长波红外线,波长为大于39um至1mm,能被皮肤吸收,只产生热的感觉;
(2)中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