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初中物理物态变化专项练习
编辑:李鸿书
选择题(共17小题)
夏天,小明从冰箱冷冻室中取出几个冰块,放入盛有常温矿泉水的杯中,过 一会儿,他用吸管搅动冰块,发现这几个冰块“粘到一起了”, 成因是( )
水的比热容会使温度降低
水倒得太少,温度计玻璃泡不能完全浸没
读数时,视线应该与刻度线相平,而不应斜视
应该将温度计取出读数,而不应该放在水中读数
有一支温度计,,读 数为-4°C,用它测量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读数为106° 度计悬挂在教室墙上,已知教室内的真实气温为20°C,则墙上温度计的示数为
( )
A. °C B. 18°C C. 22°C
关于自然界中的水循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雨、雪、雾、霜等现象,都是水的物态发生变化形成的
江河、湖海、土壤、植物中的水,是通过汽化方式变成水蒸气升入天空的
冰山上的积雪,是通过液化变成水蒸气升入空中的
水蒸气在高空中遇冷,有的液化成小水滴,有的凝华成小冰晶,便形成了云
填空题(共6小题)
如图是某固态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图象,由图象可知,该物质 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它在熔化过程中内能 (选填"增
大""减小”或“不变”),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用同一热源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中图线a所示, 若其它条件不变,(I)仅增加水的质量;(2)既增加水的质量,同时减小液面大 气压强,则二种情况中,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分别对应 和 (选
填图中a、b、c或d).
冬天,在炉子上烧菜的时候,火焰熄灭前、后一瞬间会出现如图甲、乙所示 的两种情景,可以确定 (填"甲〃或"乙〃)“白 气”实质上是一些 (填“水蒸汽”或“小水滴”).
如图所示装置中,A为盛水的烧瓶,B容器中装有适量的水, 璃管由A容器通入B容器的冷水中,对烧瓶A加热并使其中的水沸腾,隔一段 时间会看到:B容器中的水面会逐渐上升,温度计C的示数变大,这个过程中, A容器中的水沸腾时产生大量水蒸气,通过玻璃管送入B容器的水中,发生
现象,同时放出
,使容器B中的水量增加,温度升高.
X
随着科技的发展,过去“呼风唤雨”
,使空气温度急
剧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
成小冰粒,冰粒逐渐变大而下落,下落过
空中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在空气中迅速吸热.
沿着房檐滴下,到了夜晚气温下降,水又会在房檐上.
.成冰挂.
程中
.成水滴,水滴降落就形成了雨.(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冬季小禹奶奶家房子上落了厚厚一层雪(如图所示).雪是空气中水蒸气遇
冷.
.成小冰晶形成的;而到了春季,白天在太阳照射下,这些雪熔化成水
解答题(共7小题)
有一支未刻刻度的水银温度计,当玻璃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水银柱的长
度为4cm,当玻璃泡放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水银柱的长度为
:
(1)对于这支水银温度计而言,外界温度每升高1°C时,玻璃管内的水银伸长 多少cm?
(2)当室温为22°C时,水银柱的长度为多少cm?
(3)用这支温度计测某种液体的温度时,发现水银柱的长度为16cm,则该种液
体的温度为多少°C?
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把它放入沸水中,示 数为95C,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5°C,现把该温度计悬挂在教室的墙上,其 示数为32C,教室内的实际温度是多少°C?
小华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甲、乙两种装置来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
实验室常用温度汁是利用液体的 性质制成的,小华某一时刻观察到温
度计示数如图2所示,该温度值为°C.
该实验应选用 (“大冰块,或“碎冰块”)来进行实验,效果更好些;
,小华应选用图1 中的 (“甲”或“乙”)装置来进行实验.
图I 图2
由图可知,这种物质是 (晶体、非晶体),此图象是 图象
(填“熔化”或“凝固”).物质经历的是 过程(填"吸热”或"放热").图象的
AB段表示物质处于 态,BC段表示物质处于 状态,CD段表示物质
处于
°C,凝固点是°C,物态变化经历的时间是 分钟.
“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小黄的实验记录表格如下: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C)
90 °C
92 °C
94 °C
96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