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2
文档名称:

温病名词术语解释.doc

格式:doc   大小:3,253KB   页数:3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温病名词术语解释.doc

上传人:Alone-丁丁 2022/4/16 文件大小:3.18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温病名词术语解释.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温病名词术语解释
19
19
冬温。
暑热病邪:暑热病邪是由夏季火热之气化生的一种温邪,可引起暑温病。
湿热病邪:湿热病邪多形成于长夏暑气犹盛,湿气偏重的气候条件下,可引
48、热结旁流:热结旁流见于阳明腑实证,其病机为邪热入里,与肠中糟粕相结,使粪水从旁而下,亦可称纯利稀水。
49、舌謇:舌謇指舌体卷缩,转动迟钝或强硬,语言不利,多因邪热内闭心包所致。
50、热陷心包:热陷心包相当于营分证,其病理为邪热内陷,灼液成痰,痰热阻闭包络,症见灼热,肢厥,神昏谵语或昏愦不语,舌謇,舌质纯绛鲜泽,脉细数等。
5
51、春温:春温是由温热病邪内伏而发,多发于春季,初起以里热证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急性热病。
52、气营(血)两燔:气营(血)两燔是指气分热邪仍炽,而营分或血分热毒亦盛之候。
53、瘛疭:瘛指筋急挛缩,从指筋缓纵伸,即手足时伸时缩的状态,可有虚实两证。凡发作频繁,抽搐有力者,多为实证;发作缓慢,抽搐无力者每为虚证。
54、阴虚火炽:阴虚火炽为热伤肾阴,心火亢盛之候,症见身热,心烦不得卧,舌红苔黄或薄黑而干,脉细数。
55、暑温:暑温是感受夏季暑热病邪引起,初起以阳明胃热证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急性外感热病。
56、夏暑发自阳明:此语出自叶天士《三时伏气外感篇》,指暑温初起,由于暑热病邪传变迅速,径入气分而无卫分过程出现的证候特点。
57、中暑:中暑是夏季常见暑病,由卒中暑热或感受暑湿秽浊之气所致,以陡然昏倒,不醒人事或突然烦躁神昏为主要表现。
7
58、暑厥:暑热直中心包而猝然神昏肢厥,称为暑厥。
59、暑风(暑痫):暑热直中肝经而突发痉厥,名暑风,亦称暑痫。
60、暑伤心肾:多见于暑温后期,由于暑热久羁,余邪波及心肾,水火不济,临床以心热烦躁,消渴不已,麻痹,舌红绛,脉细数为主要证候特征。
61、暑瘵:暑热炽盛,可犯及肺,甚至损伤肺络,而骤然咯血,衄血,咳嗽气促,名暑瘵。
62、暑湿:感受暑湿病邪引起,好发于夏末秋初,初起以暑湿阻遏肺卫为主要证候特点的急性外感热病。
63、暑伤肺络:暑伤肺络为暑湿化燥化火后内陷血分,损伤肺络之证,症见灼热烦渴,咳嗽气喘,咯血或痰中带血,烦躁喘促,舌红苔黄而干,脉细数。
64、冒暑:冒暑即夏月感冒,是夏日感受暑兼湿邪或挟寒邪引起,以肺卫见证为主要临床表现者。
7
65、暑秽:夏季因感受暑湿秽浊之气而致猝然闷乱、烦躁的病证,称为暑秽。
66、湿温:湿温是感受湿热病邪引起,多发于夏秋雨湿炎热季节,初起以湿热阻遏卫气为主要证候特点的急性外感热病。
67、湿遏卫气:湿遏卫气见于湿温病,为湿邪阻遏卫气,湿重热轻之候。症见身热不扬,恶寒少汗,头痛如裹,身重肢倦,胸闷不饥,面色淡黄,口不渴,苔白腻,脉濡缓。
68、邪阻膜原:邪阻膜原是温病中的一种特殊证型,其病机为湿热秽浊郁伏膜原,症见寒热往来如疟状,寒甚热微,身痛有汗,手足沉重,呕逆胀满,舌苔白厚腻浊,或如积粉,舌质红绛,脉缓。
69、湿盛阳微:湿盛阳微见于湿温病,病机为湿热病邪,湿从寒化,寒湿重伤脾肾阳气,症见身冷,汗泄,胸痞,口渴,苔白腻,脉细缓等。
8
70、伏暑:夏季感受暑热或暑湿病邪,郁伏体内,为秋冬时令之邪诱发,初起以暑湿郁蒸气分或暑热内炽营分为临床特点的急性热病。
71、晚发:即伏暑的别称。
72、暑湿内蕴:暑湿内蕴见于湿热性质的温病,即暑湿病邪内伏郁蒸气分,症见发热,心烦,口渴,脘痞苔腻等。
73、暑湿挟滞:暑湿病邪郁蒸气分,困阻中焦,并与肠道积滞互结,阻结肠道的病机称为暑湿挟滞。
74、秋燥:秋燥是感受秋季燥热病邪,初起以邪在肺卫见证为主并具有津液干燥特征的急性外感热病。
75、肺燥肠闭:肺燥肠闭为肺与大肠同病之候,指肺中有燥热,液亏肠闭证。
76、大头瘟:是感受风热时毒引起的,多发于冬春两季,初起见邪犯肺卫和热毒壅盛证候为特点的外感热病。
77、大头风:大头瘟的别名。俞根初认为因系感受风毒为病,故名大头风。
9
78、烂喉痧:烂喉痧是感受温热时毒引起的,多发于冬春两季,具有发热,咽喉肿痛糜烂,肌肤丹痧密布为临床特征的急性外感热病。
79、疫喉痧:烂喉痧因其能相互传染,引起流行而归属疫病,故名“疫喉痧”。
80、湿热疫:是感受湿热性质的疠气引起的,多发于雨水较多湿热气候季节,初起以邪伏膜原为主要证候的急性外感热病。
81、暑燥疫:是感受暑燥***热之疠气引起的,多发于暑气亢盛的夏暑季节,初起以热毒燔炽阳明,或卫气营血证候并见为证候特征的急性外感热病。
82、上受:见于叶天士《温热论》,指温病的感邪途径,即温邪从口鼻而入,先犯手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