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管理系统开发
*
本讲稿第一页,共三十一页
第一节 系统开发概述
系统开发概述主要内容包括:
系统开发的任务与特点
系统开发的基本原则
系统开发的主要风险
*
本讲稿第二页,共三十一页
一、系统开发征求用户对原型的改进意见
修正和改进原型
*
本讲稿第十二页,共三十一页
原型法的类型 :
丢弃式原型法
演化式原型法
递增式原型法
*
本讲稿第十三页,共三十一页
丢弃式原型法
丢弃式原型法把原型系统作为用户和开发人员之间进行通讯的媒介,并不打算把它作为实际系统运行。原始系统只是从外观、功能上“像”实际系统。开发这类原型的目的是为了对最终系统进行研究,使用户和开发人员借助这个系统进行交流,共同明确新系统的需求。
*
本讲稿第十四页,共三十一页
演化式原型法
演化式原型法认为用户的要求及系统的功能都无时不在发生着变化,不先花大力气去弄清楚用户的需求,而是先按照基本需求开发出一个系统,让用户先使用起来,有问题随时修改。
*
本讲稿第十五页,共三十一页
原型法的优点与缺陷
原型法的主要优点:
减少开发时间,提高系统开发效率
改进用户与系统开发人员的信息交流方式
用户满意程度高
应变能力强
*
本讲稿第十六页,共三十一页
原型法的主要缺点:
开发工具要求高
对大型系统或复杂性高的系统不适用
管理水平要求高
*
本讲稿第十七页,共三十一页
三、面向对象法
面向对象的技术把对象的属性(数据)和处理(方法)封装在一起,通过子类对父类的继承,使得软件便于维护和扩充,提高了软件的可复用性。
*
本讲稿第十八页,共三十一页
1、 面向对象的概念和术语
对象: 对象的本质是数据与操作的封装
类 : 类是具有相同属性的对象的集合
消息:消息是为完成某些操作而向对象发送的命令和命令说明
继承:继承是指一个类因承袭而具有另一类的能力和特征的机制
封装:封装把对象及对象的方法、操作的实现封闭在一起
*
本讲稿第十九页,共三十一页
2、面向对象法的开发过程
系统调查和需求分析
面向对象分析(OOA)
面向对象设计(OOD)
面向对象编程(OOP)
*
本讲稿第二十页,共三十一页
3、面向对象法的优点与缺陷
面向对象法的主要优点是:缩短了开发周期,解决了从分析和设计到软件模块多次转换的繁杂过程。
面向对象法的主要缺点是:需要有一定的软件基础支持才可以应用,对大型的系统可能会造成系统结构不合理、各部分关系失调等问题。
*
本讲稿第二十一页,共三十一页
四、 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法
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CASE)是一种支持整个软件开发生命周期的软件开发自动化技术,是一种从开发者的角度支持信息系统开发的计算机技术。
*
本讲稿第二十二页,共三十一页
1、CASE产生的背景
长期以来, “手工作坊”式的软件开发模式难以适应软件工业的发展需求。软件开发人员逐步认识到,他们为用户的应用开发出各种各样的软件和信息系统,却没有支持软件开发人员自己使用的工具,要提高软件开发效率,一个有效的途径就是开发出支持开发人员工作的工具。因此,提出了CASE的思想和方法 。
*
本讲稿第二十三页,共三十一页
2、CASE的功能
CASE的功能是支持不同的开发方法 ,支持软件开发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支持软件部分的重用;支持开发信息资源共享。
*
本讲稿第二十四页,共三十一页
3、典型的CASE工具
图形工具:用图形和模型的方式描述信息系统所使用的各种技术
描述模型:用于记录、删除、编辑和输出非图形化的信息和说明
原型化工具:用于输入、输出、屏幕或报表的分析和设计
质量管理工具 :检验系统的开发是否满足一些通用规则
文档出版工具 :用于将各种资料组装成正式的文档
设计模型和程序代码生成工具 :用于支持某些项目形式上的变换
*
本讲稿第二十五页,共三十一页
4、CASE的优点
提高生产率
提高质量
提高文档的质量
减少系统维护的费用和精力
*
本讲稿第二十六页,共三十一页
第三节 系统开发项目管理与开发方式
一、系统开发的组织机构
1.系统开发领导小组
2.系统开发工作小组
*
本讲稿第二十七页,共三十一页
3.系统开发的人员
信息主管
项目主管
系统分析员
系统设计员
程序设计员
系统维护人员
企业管理人员
*
本讲稿第二十八页,共三十一页
二、系统开发的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主要内容
计划管理
经费管理
质量管理
资源管理
*
本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