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大中“嫁”给谁?.doc

格式:doc   大小:18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大中“嫁”给谁?.doc

上传人:丰儿 2022/4/17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大中“嫁”给谁?.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大中“嫁”给谁?
张小平 2007年4月14日,正好是周六。在北京通州区果园城铁站对面,比肩而立的苏宁电器店和大中电器店又开始了新一轮的促销大战:这边是彩旗招展、广告气球高悬,那边是音乐震天、促销活动正劲。但忙碌的是普通消费者,次聊天中,表达了自己的这种矛盾:“并不是别人想卖我就一定要买。我们收购一家企业,会从全方位评估,如果确实是有好处,比如能达到资源的互补,我们才会考虑收购。”
在面对竞争对手的打压时,黄光裕向来是不惜一切代价去回击的。2005年9月,宜家家居宣布搬离原位于北京北三环马甸商房大厦的店址。信息一传出,3日之内便有包括国美、苏宁、永乐、大中、百思买等30多家竞标者提出了租赁申请,其中百思买报出了8000万元年租金的天价,击败了其他竞争对手,并开始与商房大厦招商部商榷租赁合同条款的细节。大家认为宜家旧址已经是百思买的囊中之物。未曾料到,黄光裕从美国回来后得知此事,马上要求名下还在准备阶断的鹏润电器马上行动,把在北京开出首家店面的任务立即付诸实施。结果让所有人大吃一惊:2006年1月,商房大厦最终与鹏润电器签订了为期15年的租赁合同,年租金仅2000多万元,远远低于百思买的8000万元。百思买只好转战上海。
行家指出,在权衡利弊后,黄光裕很可能还是会选择收购大中,毕竟永乐和大中已经有了一纸协议,再收购可以轻车熟路、省去很多麻烦。对大中来说,如果撕毁协议可能付出更大的代价。知情人士透露,大中管理层防范风险意识很差,当初永乐对大中的收购最早连律师都没有介入,对于股权置换隐藏的价格风险事先并未意识到。在双方的收购协议中,对于大中改变出售决定或转投其他企业做了严格的约定,出现上述情况,,但对永乐方面的约束则极为有限。对大中与永乐争议的仲裁结果很快就会下来,如果仲裁对永乐有利,那么大中就难逃被国美收购的命运。在很多人眼里,大中的“折腾”不过是在对国美抬高要价而已。
但是,大中被国美收购后的待遇,则不可与永乐同日而语了,极可能会关闭大量重复的店面。为了对付苏宁,黄光裕是不惜使用“焦土政策”的。

牵手苏宁?
当然,如果大中与永乐之间的仲裁结果有利于大中,那么事情可能会向另一个方向滑行――那就是牵手苏宁。如果没有与永乐的协议的制约,那么大中最理想的归宿无疑是苏宁。
按照3月26日商务部与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联合发布的“2006年度连锁企业百强榜”显示:、820家店铺的业绩排列第一位,首次超过了百联集团,从中国家电连锁龙头一跃成为中国商业连锁的老大,原来与国美势均力敌的苏宁一下被拉开了差距(店面数量相差300家,销售收入相差260亿元)。当然,为国美这份成绩单大添异彩的便是对永乐的收购。
据称,对于从2001年开始就被国美压在头顶的张近东来说,各种以销售规模为主要指标的排名让其非常窝火,因为苏宁无论是单店销售额、单店利润率还是核心店贡献率,以及税收、上市公司市值都要强于国美,苏宁唯一要赶超的就是门店数与销售收入这一决定性指标。而在“2006年度连锁企业百强榜”上,大中电器以87亿元销售额、97家门店位列第25位。如果苏宁对大中收购成功,无疑会大大舒缓张近东的巨大压力。
苏宁牵手大中,带来的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