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寂寞有金子的质地.doc

格式:doc   大小:19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寂寞有金子的质地.doc

上传人:彩霞 2022/4/17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寂寞有金子的质地.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寂寞有金子的质地
王 芳 “让家园寂寞的花自开自落吧。”若要问起谁将这寂寞的滋味品得最深透、最美好;谁将他的人生赋予满满的清愁,当四月的蔷薇落地,又发出清脆如金的纯音。令倾听者陶醉;谁把他的生命活在一片空白的寂寞之色里。感受灵魂响。
这两本诗集沿袭了他一贯的唯美风格,于时事总是一味地回避。在黑暗的时代,理想不能实现,让人感觉人生是望不到边际的凄凉与坎坷,一切徒劳的挣扎,只换来“一颗空洞的心”,所以,诗集中尽管也有“美梦”,也有明朗与乐观:“静,听啊,远远地,在林里,在死叶上的希望又醒了”,但更多的是沉重的压抑,浓郁的痛苦以及心的空虚颓唐:“心上的春花已不再开,幽黑的烦忧已到我欢乐之梦中来”,这一切,正是戴望舒的人生困惑在精神上的反馈,其实又何尝不是那个时代青年人的心声以及性格软弱的知识分子的通病!
艺术成就最高的《雨巷》,就是这两本集子中感伤情怀表现得最恰切的作品。诗在细雨迷漾中展开,在弯曲深巷里吟哦,孤独的“我”,在踯躅、彷徨、充满期待地追寻着那“丁香一样的姑娘”。正是诗人希望的重心之所在。在种种美好的追求被现实粉碎之后,在遭受种种的人生挫折与打击之后,在经历了爱情生活的种种曲折之后,对于性格柔弱而又看不到新生活前景的人生战场上的败阵者,大概只能蜷缩到冷僻的角落里去舔舐心灵的创口了。他得不到同情与理解,所以感到孤寂;他有着太多的失望,所以冷漠;他承受着太重的痛苦。所以被无尽的悲愁与惆怅萦绕。
但这种痛苦也并不就是黑暗,它反而引人到美的彼岸去。《雨巷》中那种轻盈的怅惘,正应了许多人的情绪的长调,飘渺的意境,使人身临其境,去追寻那撑着油纸伞,目光太息的女子――那大概是古典诗最美的境界了!用戴望舒自己的话说,唯有诗,才能使他困顿的灵魂得到苏息!

“偶然发现,携珍归藏”――幸福的云游还是永恒的苦役?

沈宝基先生回忆戴望舒在法国的日子时说:“他想做一个刻苦




钻研的学者或评论家。他爱逛书摊,可是既非收藏家,手中又无钱,不能大量购买或高价罗致,只能是偶然发现,携珍归藏。”
大约诗人都是难逃情关的,戴望舒的多首情诗里透露出的,均是对爱情的无望,这也是他总是悲观失望的一个重要原因。他住施蛰存家时,深深地爱上了朋友的妹妹,美丽活泼的施绛平,诗情大发,对爱充满期待,甚至愿为爱奉上自己的生命。可是施绛平只是笑而不答,使他万分绝望。1931年,在他的猛烈追求和施蛰存的极力帮助下,施绛平与他订婚,1932年,为兑现爱情预约,一直在校学法文的望舒离沪赴法留学。
他在法国一呆就是三年。乡愁、情愁及穷愁反复折磨他,他只得靠译稿挣钱。但是,诗人的心终是向上的,尽管穷。尽管几乎没有朋友,他仍坚持在巴黎看画和访书。塞纳河静静地流着,岸上时有“喝劣酒、钓鱼或睡午觉的街头巡阅使”,依傍着巴黎街头的这街风俗画图,他慢慢地,饶有兴趣地一家一家旧书摊去翻检寻觅,有时一个法郎就能买到一本极珍贵的书,便要欢喜半天。
在巴黎期间,他与小他4岁的法国文学青年艾伯登一起,把国内作品翻译到法国,又将法国作品译到中国,翻译时他加入自己对作品的独到理解,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个人风格,受到国内读者的喜爱。后来,他又去了里昂和西班牙,观画,参观,自由地研究,甚至参与了那里轰轰烈烈的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