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超声声速的测定
本讲稿第一页,共十五页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大学物理实验中心
掌握用驻波法和相位比较法测量空气中的声速
加深对驻波和振动合成理论知识的理解,了解超声压电换能器的结构和原理
进一步掌握信号源和示波器的使用,培超声声速的测定
本讲稿第一页,共十五页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大学物理实验中心
掌握用驻波法和相位比较法测量空气中的声速
加深对驻波和振动合成理论知识的理解,了解超声压电换能器的结构和原理
进一步掌握信号源和示波器的使用,培养综合使用仪器能力
﹡实验目的与要求
本讲稿第二页,共十五页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大学物理实验中心
一、 共振干涉法(驻波法)
S1发射
S2反射
干涉而成驻波
L
L
p
波腹
波节
S2表面声压与其位置的关系
﹡实 验 原 理
本讲稿第三页,共十五页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大学物理实验中心
当换能器S1与S2的表面平行时,由换能器S1的震动产生的超声波在S1、S2两表面之间形成驻波,在接收换能器S2处是振幅的波节位置(理论推导)、声压的波腹位置,即该处位移为零,声压最大。当S1、S2的间距满足一定条件时,出现稳定的驻波现象,此时接收器S2表面的声压振幅最大,改变S1、S2的间距,可以测量到一系列的声压最大的位置,而这些相邻位置的间距就是超声波半波长的大小。
利用示波器来观测经换能器S2产生的电信号波形,以确定振幅的最大位置。
本讲稿第四页,共十五页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大学物理实验中心
结论:每两个相临波腹(波节)间的距离为λ/2
本讲稿第五页,共十五页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大学物理实验中心
难点:
1、输入信号频率的影响
改变输入信号频率,观察接收信号的变化。在某一频率点处(约35~36KHz之间)接收器接收信号幅度最大,此频率即是压电换能器S1、S2相匹配频率点。实验时保持此频率不变。
2、S1、S2间距的影响
随着S1、S2间距的加大,接受信号的幅度会变小,要随时调节示波器的增益,以得到合适的图像。
本讲稿第六页,共十五页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大学物理实验中心
二、 相位比较法(行波法)
S1发射
S2反射
干涉而成驻波
L
声源S1发出声波后,在其周围形成声场,声场在介质中任一点的振动相位是随时间而变化的。但它和声源的振动相位差Δj不随时间变化。
本讲稿第七页,共十五页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大学物理实验中心
S1接X通道,S2接Y通道,移动S2,得到如下李萨如图形:
结论:每次出现重复图形S2移动的距离为λ
本讲稿第八页,共十五页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大学物理实验中心
﹡实 验 装 置
信号源
示波器
超声声速测量仪
本讲稿第九页,共十五页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大学物理实验中心
1、按实验装置图接线,使发射头和接收头的端面尽量平行
2、共振频率,调整函数发生器的输出频率,使接收头输出的电信号幅度最大
3、共振干涉法测波长,记录示波器上波形相继出现10个极大值所对应的接收头的坐标
4、相位比较法测波长,记录示波器上图形相继出现10个相同李萨如图形时所对应的接收头的坐标
﹡实 验 步 骤
本讲稿第十页,共十五页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大学物理实验中心
,得到超声波传播速度
,求出两种测
量方法得到的v的相对误差E
﹡数据记录与处理
本讲稿第十一页,共十五页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大学物理实验中心
﹡问题处理:
示波器不显示驻波:
调节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频率,使频率处于换能器的共振频率上。
驻波图形太大或太小:
调节信号发生器的输出振幅、示波器的增益,以获得合适的图形。
随着两换能器的间距增加,示波器显示的图形的会逐渐变小,可调节示波器的增益,以获得合适的图形。
相位法测量时,须采用与驻波法相同的频率(即不可改变信号发生器的频率)。
本讲稿第十二页,共十五页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大学物理实验中心
1 逐差法处理数据的优点是什么?
2 为什么换能器要在谐振频率条件下进行声速测量?
3 能否双显法进行测量?
﹡思 考 题
本讲稿第十三页,共十五页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大学物理实验中心
﹡思考题解答参考
1 逐差法处理数据的优点是充分利用测量数据,并对数据有取平均的效果。
2 当输入电信号的频率为谐振频率时,压电换能器产生机械谐振,此时产生的声波幅度最大;当外力的频率等于谐振频率时,压电换能器产生机械谐振,此时得到的电信号最强。
3 能,将两端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