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教学反思.doc

格式:doc   大小:25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教学反思.doc

上传人:mirfkk 2022/4/17 文件大小: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教学反思.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21~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越秀区初一地理公开课
——《等高线地形图》教学反思
地理七年级上第一章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第一课时《等高线地形图》的内容和我们实际生活息息相关,而且等高线的判读是初高中地理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是自然地2021~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越秀区初一地理公开课
——《等高线地形图》教学反思
地理七年级上第一章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第一课时《等高线地形图》的内容和我们实际生活息息相关,而且等高线的判读是初高中地理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是自然地理教学中的根底。本课时主要针对初中学生空间想象才能薄弱,使用arcGIS软件辅助教学,运用立体模型代替传统的平面地图教授知识,综合培养学生空间思维和想象力,打破本节课重点、难点知识,并注重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图、和概括规律的才能。通过立体地理模型,让学生从全新的角度接触和学****地理,学生从阅读平面地图过渡到立体模型,形成空间概念,到达更高的地理学****要求.(精品文档请下载)
本节特色
注意培养学生空间思维和想象力
根据新课标(2020年版),本节课要求学生能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不同的地形部位。尽管课标上只要求学生掌握的地形部位只有三个,假设另外两个省略不讲的话,,在授课的过程当中,,山峰、鞍部、陡崖都是容易识别的,山脊和山谷的区分较难,学生需要有明晰的空间思维和想象力。传统的教学局限于平面地图的教学,对于空间想象力薄弱的初中生来说,等高线地形图
既是学生学****的重点、难点知识,同时也是老师要落实知识点的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为此用arcGIS软件制做出立体的山体模型,用模型作为辅助工具,讲授平面等高线地形图,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屡次展示平面等高线地形图和立体模型之间的转换,如地形坡度陡缓的比较、,不管是形状上还是数值的变化上都非常相似,所以山脊和山谷是本节课中最容易混淆的难点知识。通过立体模型的展示,同时景观图、实物模型、文字描绘等多层次转换,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山脊和山谷的弯曲部分凸向的区别,打破难点。(精品文档请下载)
立体模型的运用,将平面、抽象的知识用立体模型通俗化、简单化,到达难点知识简单教授、抽象概念直观教学的目的。(精品文档请下载)
注重初高中地理教学的衔接
高中地理是在初中地理根底上的深化,两者联络严密、、高中地理的衔接。(精品文档请下载)
1、注意培养学生阅读、使用地图的才能。
整节课都注重学生看图、判图的培养。本节课被分为三个学****主题教授,学****主题一:海拔、相对高度;学****主题二:等高线、等高距、等高线地形图;学****主题三: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三个学****主题的教授过程当中,充分利用地理的第二语言-—地图,以景观图、实物模型辅助的等高线地形图为核心,引导学生学会看图说话。如海拔、相对高度的教授过程中,展示图片,区别测量海拔、相对高度测量的起始面不同,使学生直观地认识到两个概念之间的联络和差异。(精品文档请下载)
2、概括地理事物规律的才能.
地理教学的导向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