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师德建设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怎样看待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已成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正视的问题。教师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主力军, 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施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仅需要教师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更新知识, 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更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教师队伍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低, 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 直接关系到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改革开放以来, 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 中小学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广大教师忠于职守, 辛勤耕耘, 为人师表, 无私奉献, 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赢得了党和人民的信赖。国际国内的新形势和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任务, 对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 必须看到当前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有些教师的行为损害了人民教师形象, 给教育事业带来不良影响, 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在新的历史时期, 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已成为一项不容忽视的重要任务。因此, 我们每一位教师还必须加强师德师风的学习, 向在汶川地震中表现优秀的教师学习, 学习他们无私奉献, 不怕牺牲, 一心想着学生的精神。通过学习, 使我更深入地理解”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内涵。”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就是指教师躬行自明, 言于律己, 言行一致, 表里如一, 时时、事事、处处做学生的表率。教师个人的范例, 对于学生的心灵, 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首先, 教师要做高尚情操的垂范者。情操是指人的情感和操守, 是人们思想观念、情趣爱好、品德操行的总称。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教师优秀道德品质的主要标志, 也是教师应有的重要师德风范。教师道德情操不仅是自身从教的基础, 而且是作用于学生的教育手段, 在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 是学生高尚情操形成的催化剂和推动力。教师高尚的道德情操应表现为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具有敬业乐教、无私奉献、用于创新的精神和热爱学生、公正无私、追求真理的道德境界, 以及正直诚实、和蔼善良、勤奋坚毅的道德素质和宽容谦虚、克己自制、乐于合作的道德修养。其次, 教师应做健全人格的表率者。所谓人格, 是指由人的生物遗传和后天经验共同形成的,包容人的各种心理要素,能根据客观条件变化的、相对稳定的内部行为和外部行为的统一。教师健全人格标准具体说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追求高层次的人格需要。表现为具有崇高的教育理想的教育信念, 具有为教育事业献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