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7
文档名称: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归纳.doc

格式:doc   大小:85KB   页数:4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归纳.doc

上传人:tswng35 2022/4/20 文件大小:8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归纳.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 1 -
. z
第一局部 课文容理解
第一单元:走进西部
第1课:"草原"
,原中国著名女作家林海音。她是著名女作家。课文作者围绕着童年写了这样几个片段: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打头的骆驼戴铃铛、春天想替骆驼剪毛、夏天追问骆驼的去向。四件事,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思念和眷恋。
第7课:"祖父的园子"
"呼兰河传",课文描写了作者童年在祖父园子里自由自在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快乐、幸福的童年生活的思念。
-
- 1 -
. z
第三单元:语言的艺术
第10课:"氏之子"
1.【原文】梁国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2.【解词】①甚:很 ②惠:同"慧〞,智慧的意思。 ③诣:拜见 ④乃:就,于是 ⑤示:给……看 ⑥曰:说 ⑦未:没有。
3.【课文翻译】在梁国,有一户姓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他非常聪明。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有梅。孔君平指着梅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答复说:"我可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答:我认为氏之子的答复妙在两点:一是孔君平在姓氏上做文章,氏之子也在姓氏上做文章;二是氏之子并没有直接反驳孔君平,而是采用了否认的方式,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对答,既显得幽默有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梅岂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使孔君平无言以对。
:思维的敏捷,语言的机智幽默。氏之子是个聪明、机智、幽默的人。
6."氏之子"选自南朝义庆的"世说新语",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文中"甚〞的意思是很;"诣〞的意思是:拜见。
第11课:"晏子使楚"
1."晏子使楚"写出了晏子的正气凛然,沉着应对,机智还击,故事赞扬了晏子身上表现出来的凛然正气、爱国情怀和他高超的语言艺术。
、临危不惧、爱国、能言善辩的人。
-
- 1 -
. z
3. 文中出现两个"水土〞,第一个"水土〞指的是自然环境,第二个"水土〞指的是社会风气和制度‘
。文章开头写楚王想侮辱齐国,结尾写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开头和结尾时首尾照应的。
第12课:"半截蜡烛"
。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反映了人物的机智、勇敢和爱国情怀。
第13课:"打"
,相声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语言表演艺术。
,对那些时间观念不强、说话啰里啰唆、废话连篇、缺乏公共道德的人给予了辛辣绝妙的挖苦。
第四单元:他们让我感动
第14课:"再见了,亲人"
"谁是最得意的人"。课文描写了1958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最后一批官兵离朝回国时,在车站上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动人情景,表现了志愿军和朝鲜人民比山高比海深的真挚情谊,赞扬了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2. 雪中送炭是指:在别人急需困难的时候给予帮助和支持。文中是指:在志愿军急需食物的时候,大娘带着妇女冒着危险,送来打糕。
第15课:"金色的鱼钩"
、舍己为人、忠于革命的精神永垂不朽。他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闪烁着金子般的思想光辉。
2."在这个长满了红绣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辉〞
-
- 1 -
. z
含义:鱼钩虽然生锈了,鱼钩闪烁着老班长关心同志、舍己为人、忠于革命的精神,永垂不朽。
第16课:"桥"
、高风亮节、舍己为人的精神保护了村民,老汉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就是密切联系群众的"桥〞。他在人们心中目中的地位很高,是人们获得生的希望的"靠山。〞
:老汉--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
{P89}成语故事:程门立雪:这个成语,后来多用来称赞尊师重道的精神。
第五单元:中国古典名著之旅
第18课:"将相和"
1.